27th Jan - 2nd Feb, 2020 水成河,成澤, 成野,成山。 映著靈魂的各種角度。 第一次搭帳在雪裡, 第一次在輻射冷卻的白色早晨等陽光, 第一次在自然的世界裡用水的三態領略日常。 颯颯的水氣變幻裡,見識了雪季的山, 那麼美、那麼凍,又危險,又迷人。

雪地步伐、步階,滑落制動,結繩,
雪地扎營、固定點確保,每一項都好新鮮。
眼前的山景瑰麗醉人,腳下的陡坡溼滑鬆軟,身體裹著層層機能布料,手上拿著正在熟悉的繩索器械。眼睛很忙,每個都要看;頭腦很忙,先做哪個動作才對?
這一趟,這顆水做成的蔚藍星球奏起熱烈的樂,邀山與雪領我起舞。
雪地的山,奔放、凜冽,讓人敬畏又癡迷,
謝謝山神,地球封關前的最後一刻,帶我看見白雪覆蓋的美麗赤岳。
本篇記錄『初階雪訓』的訓練時光,還有登頂赤岳的過程。以及日本八ヶ岳路線上,豪華又迷人的登山經驗。
有關行前準備和預算規劃等資訊,寫在:〖雪白赤岳攀登遊記|菜鳥的八ヶ岳初階雪訓 ❶:準備篇・ 行程交通、裝備預算〗

說了好久的雪訓,終於在 2020 年的髮梢踏出門。當時的日本正蓬勃地迎接滑雪旺季,地球人也還沒被猛烈的病毒鎖在家裡。(直到我們回台北時,來自日本的航班仍被邊境認定為安全往返之地,發給我們綠色牌卡通關。)
雪地健行這件事只有多走多練,親身體驗才能熟練。能夠在這時為自己提起這塊敲門磚,雖然嫩得要命還是玩得好開心。
赤岳、八ヶ岳

『八ヶ岳』是一系列的火山群總稱,位於日本長野縣和山梨縣之間,屬於『八岳中信高原國定公園』的範圍,境內許多百名山,也因為火山的關係四周充滿了溫泉世界。
這次前往雪訓的目的地『赤岳』是『八ヶ岳』的最高峰,海拔 2899 m,附近還有阿彌陀岳、硫磺岳、橫岳、天狗岳等等熱門的登山景點。八ヶ岳因為冬季穩定的降雪量和附近的多變地形,非常適合雪訓、冰攀等訓練。
就路線上來說,好多山岳都在旁邊很適合一併走走,不過這趟的時間大多安排為雪地學習,所以只去了赤岳。前往『赤岳』的門戶是長野縣的茅野市,需要再搭計程車前往登山口。

Day 1 |美濃戶口・整裝備的夜晚

從茅野車站與『艾格』的教練和同學集合,一起搭計程車,抵達八ヶ岳出入口(美濃戶口)時已經天黑。民宿 J & N 在日漸低溫的夜裡散發出溫暖的光芒,雪地攀登裝備課程就從晚餐後開始。
J & N 作為起登前一晚的住宿和裝備教室完全顛覆了過去我對『登山客』的從簡、睡一下就要上山了、很容易被其他山客干擾⋯⋯ 的印象。
這裡溫暖舒服,食物美味,還有風呂(很乾淨),可不可以家鄉的國家公園入口也參考一下呢?
我對 J&N 的愛慕也記在遊記 ❶ 準備篇 ☛
晚餐後,教練秋豪和小朱集合大家到大廳,開始了裝備課程的夜晚。同學們依約帶著鞋子和冰爪來上課,此時的我才羞赧地發現同學都將雙重靴或是冰攀鞋準備齊全,冰爪也都使用快扣式的。(而且幾乎都是全新的!)心中驚嘆大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精神,一邊學習我(租來的)綁帶式冰爪加身經百戰的老登山鞋如何帶我進入雪地。

雪地的技術裝備好多,還沒穿上的衣物也好多,打包起來有點燒腦,不熟悉使用情境的我搞了很久,連合照都很難專心。還好 J & N 的獨立包廂床鋪很大,可以任由我把所有東西狂灑再收回,然後在崩潰之前躺平。

Day 2 |原來這就是雪地紮營


吃飽喝足,開始整裝。教練示範著器械的收納,我實際做起來比笨手笨腳,前一夜的苦惱至今仍糾纏。手忙腳亂,冰斧綁了又掉,冰爪塞不進去,頭盔要綁哪裡,怎麼到處都有線晃來晃去?!
穿得這麼胖,行動好困難,戴著手套做事好笨,可是為什麼大家都收得又快又整齊,繩子和器械都綁得又穩又乾淨,一體成型,背包重心正常、本人輕鬆愜意。WHY ?!!
8:30,好不容易終於踏入了登山口,映入眼簾的雪白森林才稍微安撫了腦內噪音爆棚的我。




一邊散步,陶醉在美麗的森林,一小時後來到了美濃戶山莊。這裡是溪流的交會之處,也是行車終點,許多車子停放在四周。從這裡出發,沿著北邊的溪可以抵達今天的住所『赤岳鈜泉山莊』;如果走南路,則可以到行者小屋,也就是往赤岳山頂的岔路口。


美濃戶四周充滿潺潺水聲,潮濕的氣息和漸層白色的山景交織,漸漸冷卻的身體開始感覺潤潤的寒氣,我一時之間站著坐著都能撫摸冰涼的刺探。
稍微休息,雪再度變濃,雨具準備好之後背包上肩。
穿越積雪覆蓋的溪流,緩坡爬升走入山裡。第一次重裝走在雪上,還沒上冰爪,已經開始適應雪地的阻力和空氣的質地。
出發的這一天,天氣陰陰霧霧,整片森林和天空相融在一起,打造出一種細膩灰階的神秘美感。




一路上,積雪越來越厚,景色也越來越美,每個轉彎都是夢幻驚喜。加上時不時飄落的雪花,讓穿越森林的旅途多了許多層次。因為實在太陶醉,瞎搞很久散散漫漫,花了比預定還要長的時間才到山莊。




12:20 抵達『赤月鈜泉』,迎接午餐時光。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山莊前方搭建的冰攀牆,幾組人正在冰攀,似乎是為了幾天後即將來臨的比賽 2020 Ice Candy Festival 做準備。
進入山莊之後立刻被名不虛傳的各項服務弄得目眩神迷。熱騰騰的食物、啤酒咖啡汽水,還有紀念品。冰斧冰爪雪地靴也都能租借,這時的我有了萬一鞋子撐不住的話的備案。








午飯後是紮營時光。
通過初階雪訓的其中一項條件就是在雪地裡搭帳、炊煮度過一夜。就是今夜。
從整地開始,把雪壓實,搭好帳篷後再利用水將營釘固定在雪地裡。我覺得好好玩又好聰明,水的三態、鬆軟的紮實的雪,都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雪地也像黏土或樂高,可以蓋起雪牆、階梯或座椅。雖然戴著手套做這些事讓浮躁的我十分沒有耐心,但每學到一項新技能都覺得好新鮮好興奮。








搭完帳、鋪好床,天也漸漸暗了下來。晚餐是自炊的野營食物,我和老王拿出東京戶外用品店的乾燥飯,嘗試沒吃過的新牌子新口味。還有車站烘焙店賣得好精緻麵包,這時已經有點凍僵。
挖雪來煮,好大一杯雪只能煮出一點點熱水。乾淨的雪要挖深一點,結果煮出一包飯就來回拿了好幾次。等待水開時,下起了大雪,隨著風打入炊事區,細碎的冰掉在鈦鍋跳動,莎莎哐啷、也打在臉上,哎唷威呀!


這種天氣吃東西有點為難,第一口簡直要燙破食道,才吃到一半就整袋冷掉,快不了,慢不來。晚餐後雪太大,已消耗完熱食的大家在冷風裡瑟縮,後來偷偷進屋喝了一杯熱可可才鑽進雪堆中的被窩。
Day 3 |菜鳥在雪裡滾,還有豪華山屋

早晨,和靛藍色的天一起甦醒,山依舊飄著霧和雪。雪地過夜初體驗,冷醒了一兩次。睡墊隱約摸得到下方的雪,應該要再加一層錫箔毯的。
早晨不挖雪煮水,用前一晚涼掉的加熱。早餐還是乾燥飯。整裝之後,踩著冰爪輕裝出發今天的訓練。



團員裡只有我穿的是軟底登山鞋(裝備心得請見〖準備篇〗),雖然有收進帳篷裡,一夜還是凍成冰。同學和教練擔心我的腳太冷(真的很冷),我只能依靠自己習武的體魄,用步行的時間把熱能打到全身和四肢,抵達訓練基地之前已完成熱身。
然後開始雪地技術訓練。今天早上的課程是各式步伐、步階,以及適應地形。這不是我第一次在雪季的山裡,但是我第一次如此認真地感受那介於冰爪和雪之間的阻力。一步一步,正面側面。
訓練基地是一塊積滿豐厚鬆雪的斜坡,如今回想起來,都還是好感謝山神和雪神,在這個時間和地點,給我們這樣的雪況(前一晚還拼命補充)。讓我們的初階訓練之行好飽滿,選擇出國雪訓的滿足點也能完美達成。
走上斜坡,再下來,鬆鬆的雪慢慢地被踩實,刻畫出一條條新手蹣跚的痕跡。


午餐之後再度從山莊出發,回到訓練雪坡。下午的課程是冰斧的使用與滑落制動。雖然我的反應總是很慢、姿勢很奇怪,但在知道是安全的情況下滑落制動非常好玩(想到這種保命技術需要這麼敏捷地把動作做對,一下子又無法放鬆緊張了起來)。
再次謝謝山神和雪神,滑過幾遍,雖然進步有限但我的褲子依然完整,錢包守住。(雪量不足的話,裸露的石頭容易割褲子。前幾梯的隊員一場滑落制動就噴了好幾件軟殼和雨褲,心臟很難承受。)




天還亮著的最後一刻回到了豪華的赤岳鈜泉。這一晚終於可以住在這個溫暖舒適的木屋了,大家火速地拔營,將行李裝備搬進屋裡。這間功能齊全的山屋,甚至還有裝備乾燥室,房型也有很多種,通鋪或上下鋪。我們每 2-3 人分一間和式房(自己鋪溫暖棉被),依然可以把各式裝備爆炸擺放好開心。



晚餐之前昏睡了一場。眼睛才閉上就感覺來自深處的痠痛,頭一次肉身感受到有戴墨鏡也逃不掉的紫外線威力(立刻把雪鏡排入下次的採購清單)。直到晚餐鬧鐘響起,才昏昏地奔向餐廳。這裡的晚餐是定食,不能點菜,早上會公佈菜單在櫃檯旁邊,讓人一整天都很期待。



才陶醉在燒雞滾滾的香氣中,山莊大叔竟然還端出了螃蟹!!!說是招待,我以為大家分食,結果是一人一盤,於是大餐桌瞬間超擠超熱鬧!而且,我就連在家都很少吃到已經把殼完美切開,只需要動筷子就能吃的螃蟹,是不是很值得感動落淚!(在台灣就算美福飯店也發給我螃蟹剪要我自己啃啊!)

充足的蛋白質補充完畢之後(非常飽),就是繩隊課程時間。這是我覺得整趟雪訓之中最困難的部分,已經很睏了還要動腦,我又沒有!同學之中有人是攀岩好手,有人已經完成嚮訓,十分熟悉結繩的應用;我平常就是個廢物,山友教過都忘記,如今就在這豪華山莊裡遭到報應。

Day 4 |驗收日:赤岳・基礎高山繩隊攀登
早餐在 6:30 準時開飯。不用自己起床燒水泡乾燥飯,再度要落淚。不過大家吃好快,整裝也快,我彷彿又回到小學的午餐時光,拼命吃好焦慮。
裝備上身後,前往『行者小屋』組繩隊。天氣依然霧雪交織,比前幾天還濃烈,而且更冷。


8:15 抵達『行者小屋』整裝,前一晚教練賞我的繩伴阿飛根本救了我的命,小腳丫嚮訓完成的他很會打結繩也很會教,補足了我智商的缺乏。
行者小屋還有攀登前的最後一座廁所。這種天氣上廁所很耗體能,繩索、吊帶和四層褲子,還有不知如何安置的手套。回來重新上繩已經累到發呆。


8:45,一行人整裝完成後,從行者小屋出發, 走文三郎尾根上稜線。我和繩伴的藍繩隊伍走在最後,跟著夥伴們穿過森林的邊緣,進入了一整坨白色的世界。



隨著海拔上升,登上稜線之後,風雪也越來越大。耳邊響起昨天訓練的空檔,教練分享著各種雪地可能的危險情境,其中之一就是 white out。
走在隊伍的最後,努力適應確保繩隊的走法,怕冰爪踩到確保繩,怕墨鏡太霧失去視野,一邊喘一邊狂流鼻涕,回神抬頭,白牆已近在眼前。


墨鏡開始霧得讓我分不清,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白,還是黏在鏡片上的水氣遮眼。雷朋真的不行,雪鏡真的要買。喘不過來,不得不把蓋著臉的頭巾打開,讓赤裸的臉皮貼冷風。雪越下越澎湃,像在風裡狂舞。
雪花捲在風裡,再往臉上甩,砂礫一般撞在已經冰凍的皮膚,針針鋒利。
一個瞬間,已凍透的我,即將失去靈魂。沒有理智從背包拉出羽絨不顧一切穿上,完全順從直覺。
身上的繩具和披披掛掛太多,穿得亂七八糟也不管。結果,繩子也沒放好,一直從身上滑下來,把自己弄得更加狼狽。

稜線越來越冷,冰透的地面把溫度從冰斧傳到手上,雙層手套也感覺得到。狂野的風雪帶走 Gopro 所有電力之際,我的腦子也跟著斷片。(你說手機嗎未免太看得起 iPhone 它早就死透)接著在茫茫白雪之中 auto pilet 地緊盯繩伴的腳步,喪屍一般地前進。





最後那段有點陡的登頂路,
踏在雪上,穿過刮在臉龐的風雪尋找隊友開出的足跡,
握冰斧的手穩穩收到地面傳遞的冰冷,
鼻水沒有斷過,都擦在手套上。
那片白色的山景,那麼乾淨、
那麼安靜,在那一刻,
不再隨意抓取飛越腦海的聲音,
沒有自我認同的答辯,
沒有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執念,
沒有推擠較量,只有每一個邁步瞬間。
臣服於山,欣賞時間的安排,
登頂之前風雪仍然奔騰,
教練說快到了拍張照紀念一下,
我說真的嗎,
沒有相信這種山友通常的寒暄,
打算繼續認命埋頭前進。
無視我的悲觀,
赤岳頂上當真 just right on the corner
終點的距離,和多心急有關,
與萬籟俱寂的一期一會,
提醒我留白與徒步的智慧。
11 點多,在陣陣寒風中登頂標高 2899m 的赤岳。風雪依舊,什麼都看不見,如果自己在房間噴乾冰拿著寫著赤岳的木棍看起來應該也是這樣吧。
翻遍隊友們分享的照片,一張合照也沒找到,哈哈哈哈不過大家好像玩得很開心呢就用這張吧!

登頂之前教練相機對好焦還叫我把鼻涕擦一下,失去靈魂的我完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手套隨便抹一下。教練看不下去,為我開了超強濾鏡。
結果還是靈魂出竅只剩皮在笑,根本就是拍婚紗照無法好好照的 Chandler Bing



颯風凜凜的山頂無法久待,教練一會兒就帶著隊員們下山,期待『天望莊』今天有開門,讓我們能有地方吃午餐躲風雪。下山的路小隊前後對調,我也在藍繩組走在前方。

視線依然不佳,灰白的山頂四周路要看得很認真。當陡峭的地形開始平緩,『天望莊』的影子就在風雪中若隱若現。此時的我已經凍過了頭,血糖又低,再度失去理智啟動生物本能大步跨雪抄捷徑,天望莊你的門在哪???




回溫之後點了野菜烏龍麵。山莊裡只有莊主一人,長髮撲克臉的帥大叔,點餐、煮食慢條斯理,好酷。烏龍麵好好吃,感激得要命。
天望莊比較小,和赤岳鈜泉相較走溫馨路線,還有日式暖桌席位,同學們吃飽飯都去睡了場午覺。天望莊的營業時間參考:http://www.yatsugatake.gr.jp/


午休之後風雪已停。重新整裝一行人踏上返程的路,由地藏尾根回行者小屋,中間經過『地蔵の頭』立於積雪之中。此時,繩隊可以散開,回程的路也開始有了除了白色以外的色彩。









下山的路上雪過天青。
山頂的風雪在遊客躲進天望莊之後的返程停止,
回到行者小屋的路上,
藍天穿過銳利的白色枝頭降臨,
手機相機都凍到關機,還是流連拖延捨不得離開。



地藏尾根陡下的路上,有滑不溜丟的鐵梯,還有被雪鋪成的完美雪坡。鐵梯走起來好緊張,可是深白色樹林裡的雪坡卻是滑落制動的絕佳練習場。後來也不制動了,直接滑冰或溜滑梯下山,好玩得要命。更美得要命。


『之後妳會發現,雪季的山是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境界。』Ning 說。
真的,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地方呢?超美,我一直脫隊,貪圖留在畫中的每一刻,不肯往前。

回到整裝的行者小屋,我一直握在手上的底片機在這裡埋入深深的雪中,那些山頂上雪白的片刻,也跟著沈下去了。也不是第一次在旅途和物品告別(到底在幹嘛),可能這裡太美讓它起了定居的念頭就讓它去吧。跟著大家一起回到赤岳鈜泉山莊,這時的天空還是好美麗。
依然在掛著冰柱的窗前昏睡了一場,然後帶著游離的靈魂趕去餐廳。

今天的晚餐是牛排!出發之前看前幾梯次的學員打卡,知道赤岳鈜泉有這道定食就期待萬分,很害怕要是這幾天都沒出這道主菜怎麼辦。彷彿為我們登頂赤岳慶祝,鮮嫩嫩的牛排已經上桌!開了紅酒,感謝赤岳讓我們看見又晴又雪各種面貌的祂,大家乾杯!

牛排大餐之後,繼續學繩子!
對,課就是這麼紮實,於是我再度陷入鴨子聽雷無助的兩小時。

Day 5 |雪樁、確保攀登和歸返

早晨 7:00,北國的冬季天還沒全亮,訓練已經開始。
今天的訓練是雪樁架設和固定點確保,這些術語我都是回家後才記住的,當時懞懞懂懂看著教練示範,一邊在寒風裡瑟縮。前一夜風雪已歇,天氣晴朗乾燥,早晨的輻射冷卻很強烈,我又要凍到失去自己。







太陽掃到白色森林上緣之前,
訓練就開始,
冰凍的身體只想發懶,
想減少一切移動,避免雪與冰斧的接觸。
可惜小班學員太少,
偷懶很明顯,只好不能不會。
當森林被太陽充滿,救贖抵達,
滑落總是失敗的我,
又爬上雪坡玩了兩次。
░photo credit: 小朱░



結訓下山那天放晴,
太陽出來之前的輻射冷卻太強烈,
早晨的雪樁固定點和攀登確保課程冷到讓人失去理智,
把所有衣服都穿上。
太陽出來之後脫困,
卻還是很享受洋蔥衣物包裹的感覺,
好像夏天在冷氣房蓋棉被。
上身五件下身三件,
走起來好像企鵝🐧。
訓練結束後陽光已經充滿整片雪地。漫步回赤岳鈜泉收拾行李,一路上再度陶醉萬分,剛剛凍透的身體早就回溫。



收拾重裝再度困擾我,使用過的裝備濕答答,更加難收。11:15 告別豪華難忘的『赤岳鈜泉山莊』,此時一年一度的 Ice Candy Festival 冰攀比賽場地已經熱鬧滾滾,隊伍也一一抵達山莊。在這樣晴空萬里的天氣比賽,好熱血啊!賽事請見:🔗Ice Candy Festival






帶著很多混屯前去,
想像新的學習能在腦迴路裡闢出一條岔路,
結果好美好好玩!
原來耳際嗡嗡的吵鬧,
也肅清了一些。
░photo credit: Chiara░


2:10,回到 J & N。洗了風呂,打包行李,吃了超好吃(超趕)的義大利麵。狼吞虎嚥的時候,預約的計程車已經到了,司機大哥幫忙把行李放進後車廂,結果完全蓋不起來。
向 J & N 的哈士奇說掰掰,但牠似乎比較喜歡男子,完全不甩我的追求。教練們由名古屋搭飛機,大家在車站告別,各自迎向下一站旅途(或是辦公室(上班族再度泫然欲泣))。




歸程・山的驚喜


從茅野搭長長的車回東京市區,路途中,中部地方的山巒丘陵和來時一樣美麗,只是此時積雪已去。白閃閃的富士山聳然劃入車窗左側,工整俊朗地坐臥在平原與矮房之中,一閃而過。
東京之夜,天氣比上山前更冷,街上熱鬧得沒有大事將至的影子。兩人依舊到登山用品店流連,買了一些如果有帶上山應該會更爽的東西,才去晚餐。擠在同事推薦的擁擠串燒名店裡,又餓又暈,這個時間登山客的身體已經自動就寢。胡亂吃了一番,還在回程的途中買了炸雞回旅館。
直到真正見到祂,
才明白聖山之名所謂。
磅礴而寧靜,莊嚴卻華麗,
千里之外見祂,也不能轉開眼睛。
飛回家的日子天氣意外晴朗,
不想提起幾天前在山巔的風雪比較,
免得自己惆悵。
背包包膜趕 check in 之路汗流浹背,
終於登機累癱在座位上,
萬丈晴空就送上了熱烈的聖山。
祈禱聖山守護這塊美麗的山丘原野,
在擾動的時光裡,
讓這裡的人們與祂一樣平靜。

山神的愛一路護送著我們回家。赤岳山頂和天望莊外錯過的富士山,火車上來了秋波,飛機窗外給了 VIP。綿延的日本山岳也列座,我在心中熱烈地期待,和祂們約定再次相見。


這一趟,有濃濃的狂野冰風,也看見了湛藍的雪地。豐澤的土地上,風雨雲雪,幻境萬千。繞著水的三態、追著日光,探索著個星球的點點滴滴。謝謝山、謝謝冰雪、謝謝太陽,也感謝教練和隊友,陪我渡過這幾個如此精彩的日子。
繼續閱讀/
美得要命、姿態千變的其他健行:#山岳集
赤岳的裝備篇:雪白赤岳攀登遊記|菜鳥的八ヶ岳初階雪訓 ❶:準備篇・ 行程交通、裝備預算
別人的晴天登頂紀錄:catespotr.com

如果我的分享讓你的旅程更有趣,
▽ 請我喝杯咖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