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th-26th Jul, 2020 在這座小小島嶼的最深處, 佇立著高高的群山。祂們神神祕祕、破破碎碎, 深壑層巒之間,埋藏著絕美的斷壁殘垣。 揉捏鑿塑的中央山脈圈養著斷崖與崩壁的聚落, 蹊徑橫臥在稜線之間, 枕著崩塌侵蝕的斷崖緣側, 當山嵐經過,在萬丈深淵上揚起漫漫塵土, 鬆軟大地在腳下,共鳴的是浩瀚無垠的萬籟俱寂。 鏗鏘蒼翠的森林、綿密善霧的深谷、險峻遼闊的岳界障礙, 馬博橫斷的飢餓之旅,帶我回到失落的我自己。
由名氣響噹的段斷崖串起,藏著山霧綠茵交纏的魔幻幽谷,還有聳立的中央山脈最高二峰,更經過了心念想望的馬布谷和嘆息灣。馬博拉斯橫斷是山界至尊的障礙路線,也是我想著想著、敢又不敢的拜訪。
盛夏的四大障礙之一,依舊是來自前輩登山教官的邀約。當年提著乳臭未乾連雨褲都沒有的我上干卓萬,如今仍由心細膽大的他領隊。
仲夏的馬博,有一望無際的中央山脈稜線,有鏗鏘磅礴的秀姑巒山和馬博拉斯山,有嶙峋驚險的烏拉孟和塔比拉斷崖,有午夜夢迴仍然想念的馬布谷,還有又美又磨人的太平谷和中平林道。這一趟日日大景震撼的飢餓之旅,傻眼入山、挨餓行進、重傷出來。是人生的分號,也是大山送我的生命大禮。
這趟對我來說不只是一次縱走的旅程,教導了我與自然和諧的根本,就是先與身體和自己和諧。深奧又淺顯的道理,在踏入山林多年後已被「追逐快速步程」、「上河地圖打幾折」的我遺忘。
山是永遠的導師,被祂推下瘦稜,像是馬祖道一禪師的當頭棒喝,逼我頓悟逼我砍掉重練。這趟馬博之後,本來週週待在高山的我在家種花靜坐拉胚近兩年,感激山神不只有寵溺的愛。
這篇於我舉重若輕的紀錄寫來十分艱難,提筆又放下。橫跨兩年慢慢寫成的紀錄分為 ㊤㊥㊦ 三篇,揉和了重裝行徑於山間的我,以及不斷解剖自我反芻時光的我。
馬博拉斯橫斷 ▴ 嘆息灣
馬博橫斷位於南投東埔與花蓮玉里之間,順走由八通關古道西段進入,經中央山脈最高點秀姑巒山向東,至太平谷,最後從玉里中平林道出來,總長約 84.7公里,沿途需經過馬博拉斯山、馬力加南山和馬利亞文路山以及祂們身邊的險峻斷崖們,是台灣山岳界公認的四大障礙之一。
路線所經之地受到地殼推擠與中央山脈上風雨雲雪的鑿刻,以及郡大溪、太平溪劇烈地向源侵蝕,切割出許多脆弱不穩定的地形。馬博拉斯山 至 馬利亞文路山 之間住著險惡聞名的 烏拉孟斷崖;馬利加南山 更是被 馬利亞文路斷崖 與 塔比拉斷崖 包圍,沿途地質樣貌蒼勁瀟灑,斷崖之間更有仙氣萬千的玉山圓柏林點綴,一路上讓山客又陶醉又警戒。
路途的後半有茵綠廣大的馬布谷及太平谷,她們在歲月中與山霧晨霞嬉戲,伴著蒼翠的原始森林,是台灣山巒中最深邃迷人的幽谷。
馬博橫斷全線可達 7 座百岳,以及標高 3483M 但未列入百岳的馬利亞文路山。
- #37 八通關山(3335M)
- #6 秀姑巒山(3800M)
- #7 馬博拉斯山(3765M)
- #81 駒盆山(3109M)
- #18 馬利加南山(3546M)
- #33 馬西山(3443M)
- #70 喀西帕南山(3264M)
本次行程安插的「嘆息灣」則是自馬利加南山稜線向北下切後遺世獨立的峽谷。因為路途遙遠而且地形獨特,保留了乾淨原始的高山溪流生態,遼闊平坦非常適合紮營被山林抱緊。
馬博橫斷 ▴ 行程紀錄
順走的馬博一般是安排 8 天,為了去嘆息灣耍廢我們多排了整整一天。實際情形是還好如此,否則剛剛把踝韌帶摔斷兩條的我少了這一整天的休息⋯⋯算了我也不知道說不定當時麻痺的身體也感覺不出什麼嚴重性。總之可以在嘆息灣看晨霧、睡到自然醒、到溪裡游泳散步然後在草原奔跑放風箏、洗愛玉吃下午茶,就是爽透。那才是曠野無人真正的野營秘境。
如此安排的缺點是待在馬布谷的時間很有限,無法到附近的布干山散步,只能與神秘婀娜的她淺淺相會。9 天 9 夜的馬博拉斯橫斷之旅簡易版行程紀錄如下,實際步程、海拔與時間,請見後面的每日記敘:
Day 0|17th Jul | 台北車站 → 東埔住宿 |
Day 1|18th Jul | 8:30 東埔愛玉亭登山口 → 11:03 樂樂山屋 → 15:49 觀高工作站 |
Day 2|19th Jul | 5:08 觀高工作站 → 10:45 八通關山 → 15:15 白洋金礦山屋 |
Day3|20th Jul | 5:23 白洋金礦山屋 → 8:07 秀姑巒山 → 12:36 馬博拉斯山屋 |
Day 4|21st Jul | 4:00 馬博拉斯山屋 → 9:20 盆駒山 → 15:02 馬博拉斯山屋 |
Day 5|22th Jul | 5:00 馬博拉斯山屋 → 12:30 馬利加南山 → 17:02 嘆息灣 |
Day 6|23th Jul | 嘆息灣・休息日 |
Day 7|24th Jul | 4:30 嘆息灣 → 9:15 馬利加南山 → 11:14 馬利加南東峰山屋 → 16:40 馬布谷山屋 |
Day 8|25th Jul | 5:17 馬布谷山屋 → 7:27 馬西山 → 10:25 喀西帕南山 → 18:08 35K 工寮遺址 |
Day 9|26th Jul | 4:30 35K 工寮遺址 → 11:00 14K 行車終點 |
因為是橫斷,是中央山脈橫著叉出去的稜線,實際走起來就是迷霧地圖上橫著的那條,北邊岔出去的兩條是盆駒山和嘆息灣。而直的路徑是幾年前錄的中央山脈的南二段,於八通關相接。
這次的馬博路線很標準,沒有省略山頭或置入探勘路徑。行程內容逐天記錄於後,也將路線 GPX 檔附於第三篇 ㊦ 文末,需要的山友可以自取。
此外,同行隊友為學校老師,將文學與山的對話根據這次的旅程紀錄下來,這邊一併插播推薦:🔗山野教育創課中
Day 0 |消失的協作・緊急採買
17th Jul 2020
台北車站 → 台中「台北山水」 → 東埔
▴▵▲▴△◬
下班時間從集合聖地東三門出發,還有貼心的老隊友送行。當時抱著登山鞋有點緊張,畢竟九天真的頗久。是說要是知道自己接下來的遭遇,那還真的很值得緊張。
考量下嘆息灣天數比較長,這次也有一些山岳新朋友加入,領隊於是事先安排了協作,希望大夥能走得爽一點。
只是,南下埔里的車上,領隊教官的去電不斷被導入語音信箱,多方打聽之下才發現約好的協作一位腿受傷一位消失,接單的協作跟太太兩人醉倒在客廳,還是同村鄰居跑去他家發現的。
嗯⋯⋯
只好卯起來打電話。佛心無限的「台北山水 台中店」願意為我們晚點打烊,下國道飛奔去採購了瓦斯和乾燥飯,再到隔壁的全聯採買,一切都發生得又荒謬又刺激。WTF!
我們身上的裝備都是以還要分擔公糧、公裝的方式打包的,沒有事先秤好、風乾的乾燥食材,也沒有個人鍋爐之外的炊煮工具,更不敢私帶爽糧,都是因為害怕公糧太重被壓垮。
臨時的採買,重新分裝的程度有限,更不要說烘乾肉類蔬菜或是抽真空保鮮了。放進籃子的都是一些拉麵泡麵或麵包,新鮮肉類只能供應前兩天的份量。
驚異又傻眼,過往的經驗都跟大爐頭一起留在家裡。
抵達東埔時已經過了午夜,打包完早就無法清醒。攤開緊急張羅的後 7 天食材,不確定會不會太重,更不知道這樣夠不夠。
忐忑又刺激,本來想要走爽一點的這一趟,一眨眼變成翻轉我人生的馬博飢餓之旅。
Day 1 |八通關古道和香雞煨飯
18th Jul 2020
8:30 東埔愛玉亭登山口 (h1110) → 10:00 雲龍瀑布 (h1583) → 11:03 樂樂山屋・午餐 (h1672) → 11:56 乙女瀑布 (h1920) → 15:31 觀高坪 (h2584) → 15:49 觀高工作站 (h2521)
▴▵▲▴△◬
出發的日子天氣非常好。8:30,在盛夏碧藍色天空之下啟登,愛玉是一定要吃的。
老滋味的愛玉之後,問候了很美的瀑布們,然後再次進入八通關古道。古道壯美依舊,作為 9 天縱走的開端,安慰著大夥臨時整裝的忐忑。
剛剛離開辦公室的手機此時仍然依著若隱若現的訊號響個不停,身為被焦慮包裹的上班族,休息時間我多次在沁涼的溪水邊回信,直到「警告」告示牌通知正式進入縱走路徑,才終於感覺告別了熙攘的庸碌生活。
插曲:在告示牌前遇到了大學畢業後就沒再見面的同學老牛!!!!!我的天,竟然選在這種時間地點遇到只是來看看瀑布的她,而且一點都沒變,希望我也是。
沿著依山蜿蜒的古道前行,眼前是寬闊的森林,或是崩塌的碎石地,想像很久很久以前,開墾的人們與這條山徑一起度過的寒暑。背著現代材質技術打造的「重裝」,在傾頹的苔癬佈滿的地表緩升緩降,長長的沈默、只有山羌鳥鳴的疾走,一步一步褪去嘈擾的外境紛擾,在深入深山的路上,也與自己稍稍靠近了一些。
15:31,抵達觀高坪。觀高工作站熟悉的身影接著映入眼簾,縱走第一日,能在它的守護裡夜宿,為再次進入山林沈澱醞釀,著實讓人感到放鬆。
新朋友詩雅一個轉身,下了重裝立刻戴上大廚的高帽。緊急採購的全聯糧食在前 2 天的配給為珍貴的鮮食共餐,於是被放鳥身無大爐頭與大鍋的夥伴們開始在觀高東翻西找,搜集前人留下的鍋碗瓢盆。
靠著火力超不均勻的防風爐,大廚竟然在轉眼之間變出了香雞煨飯!!雞肉又炒又煸,還有大蔥爆香,而且用的是生米下去煨誰在那邊跟你乾燥飯,是我就算在平地也一生都沒煮過的菜餚。
捧著長天數縱走路上離譜豪華的晚餐望著晚霞漸漸織滿天際,心滿意足。這兩盆以新鮮食材打造的晚餐熱鬧地敲響了長長旅途的第一夜,也是浸淫著八通關古道山霧一整天的另一道 highlight。
好喜歡觀高。雖然這裡老鼠猖獗,逼著山客在就寢前再三藏好食物並封死背包;上次甚至夜嗨到在我背上奔跑,但除此之外在這裡都睡得好好,無論是在旅程的最初還是最後一天拜訪它,都感到心安。
Day 2 |八通關草原和八通關大山賞我大景
19th Jul 2020
5:08 觀高工作站 → 7:20 八通關草原 → 10:45 八通關山 (h3336) → 12:30 中央金礦山屋(午餐)→ 15:15 白洋金礦山屋
▴▵▲▴△◬
在朝霞奔放時整裝,這個海拔的夏季清晨已不逼迫山客穿外套,只有隱隱涼冽的冰氣攻進輕薄的機能衣內裡,催著我啟登暖身。
這天的路途依舊遙遠,途經崩塌的八通關舊路,天亮通行比較安全。好在夏天的太陽很勤快,很早就把山脊點亮了。
當時體魄精壯的肉身太怕冷,縱使背著滿載的背包,還是必須衝衝衝地生產熱能。
一路罩我從登山菜比八到今天的夥伴們認真準備啟登,沒空理會我的自拍時光。
拍完我就挨不住冷,卯起來衝向第二天的山徑。
陽光剛剛照在金門銅斷崖上時,從觀高坪出發。馬博橫斷的第二天,依著八通關古道舊路而行,古老的山徑乘載著島嶼的吟唱和先人的步履,收納了曾經的族群衝突,和塵封的熙攘貿易。
橫越那些在歲月中破碎的土地,有時候林蔭蓊鬱、山徑寬闊,讓人簡直能夠看見遙遠時候的人們,挑著味增和米酒,搖搖晃晃地上山;有時候崩塌破碎、斷崖裸岩,彷彿才過眼的曾經都與鬆軟的沙土一起滑落荖濃溪谷。
古道舊路崩塌嚴重,好幾處已有高繞替代路線。這天考量行程安排,選需過崩壁的原始舊路,在崩塌處屏息凝神,小心通過。不過此時心浮氣躁、過動躁進的我,憑著假期經常性地待在高山上、下班後密集訓練的體魄,完全不把地形當一回事,一心只想放開煞車皮狂衝,追求著高海拔喘爆的爽感。
高繞回到舊路的指標處,八通關草原就在眼前鋪開。遼闊的鮮豔翠綠綿延無盡,群山環繞,映著靚藍天闊的瀟灑。古老的駐在所坐擁著整片名氣響亮的高山草原,僅存的殘垣是留給遠道山客的線索,讓荏苒之前繁華的光影留下那麼一點點擴張想像的可能。
風是溝通時空的信鴿,無歇地吹撫,傳遞久久以前旅人的汗水、山區居民的唱頌、日本士兵的思鄉。他們在長長的驛道行走之後來到八通關駐在所,點一杯酒,與群峰對飲。而今,也在長長的徒步之後來到這片蓊綠,山客彷彿踏入時光膠囊,回到百年之前。大山依舊,藍天依舊,蒼天之下訪客開闊的心情如昔。
草原上奔跑玩耍、駐在所爬上爬下,七月豔陽下的高海拔有涼爽的薰風,和剛剛好的氣溫。
多年不曾與這麼多隊友一起登山,在這奔放的山間之地,更有一種多年未有、熱列開闊的感覺。
草原的背後,玉山北峰與主峰屹立而座,幾隊學生團預計從這裡上玉山,讓人也對這條路線有了想望。
耍廢打滾之後,該面對的旅途還是要面對,何況是雲霧蒸騰的夏季,此時的我只想飛奔趕路,心願是在雷雨降下來之前收工。
8:20,回到三岔路口,背包上肩,再次踏上八通關古道之路。
古道自此漸漸鋪成柔軟的松針之路,這段在當時南二段因為抄捷徑跳過的路(上次直接從八通關山旁的稜線直切探勘路到觀高)在過了崩塌聚落後,走起來十分舒適,一路光影迷人,把夏季蔚藍的天空過篩成剛剛好的色溫。
八通關古道在樹影與陽光下曲曲折折,穿越光影之間,讓人忽然忘記正在枝枒泥土間搜集水氣的夏天有多麽勤快,彌留神往之際,來到了八通關山的登山口。
幾年前的南二段之路在這裡接上,上回乘著冬末的疏枝前來,到這裡時已是濃霧漫漫,重裝攀上去,才到稜線就遭遇新鮮冰霰,與今日晨光下搖曳的亮麗樹影簡直是顛倒世界。
隊友們陸續抵達,並且在登山口猶猶豫豫,對要不要拜訪八通關山拿不定主意。
想起上次來看祂,在深深的冬季裡,被冰霰煽嘴皮,不要說拍照狼狽,連開闊的一等三角點也沒什麼記憶,我於是決定速速上去看看祂。
9:40,努力遊說大家一起卻失敗的我放棄邀約,開始攀登。只有新朋友美琪願意加入,還有沒有選擇的老王。
擔心雷雨的心依舊,我放開煞車皮往上衝,貪心地要擁抱晴朗的八通關山,還要避開午後的滂沱。
10:40,被藍天之下的八通關山擁入懷。祂派出翩翩蝴蝶熱烈地迎接我們,跟著姘婷的腳步來到三角點,立刻被大山的海派慷慨震懾。一望無際、層巒相疊的山稜線滿足了渺小人類俯瞰的欲望,藍天與青山合作無間,色盤上可以調製的各種綠與藍都疊加了一遍,豪氣地展示在山客眼前。
山頂蝴蝶依舊翩翩,流連不捨的山客望著調皮夏天搜集的水氣團越來越大,再著迷也不能沈淪,速速再度踏上折返之路。離開時,雲朵越來越厚,也不再雪白。
山徑水蝕嚴重,上去時橫衝直撞不覺得,下來才留意到它又陡又深,及腰的落差阻擋了想要狂奔的我。撫摸著高山箭竹林,一路疾疾向下。
11:20 回到登山口。眼看此時雲霧已經浮了上來,天空漸漸變暗,心中的焦慮也迅速爆表。那時的我,因為辦公室節奏以及日常的生活狀態,對環境與自我要求有著許多的控制,預期即將落下的夏季陣雨給了我異常高的壓迫,與無法接受。回顧當時的體魄,以 2 小時來回,自己卻仍然不滿意, 都忘了在山上應該要有的醒步享受。
和隊友們約定在中央金礦集合,重裝上肩後我啟動競走模式,用比剛剛更快的馬達快速穿越了漸漸被雲霧滲透的八通關森林。在越來越涼的古道上,蜿蜒於樹林間的松針路依舊迷人,偶而也遇見橫切的崩壁。再次與大名鼎鼎巴奈伊克山屋招呼過後,循著荖濃溪越來越大的潺潺水聲把自己和背上的重裝,一口起推到了約定的中央金礦山屋。
抵達中央金礦山屋時雲霧正蓬勃,隊友們正好吃完午餐開始整裝,我心裡焦慮只希望不要淋雨,用最快的速度料理好食物,噠噠噠噠噠地不能寧靜。
午餐是乾燥泡飯加一碗泡麵,我和老王分食,回頭看起來還真是豪華呢。當時不覺得,但與再過幾天的伙食相比,這簡直是富翁的餐桌。
13:00,速速吃完午餐,正好趕上整裝完成要出發的隊友們(是吃多快),開始陡上的白洋金礦山屋之路。
才啟登沒有一個眨眼,山就成了潑墨色的。沈重的水氣 hold 不住,大滴冰冷地甩在山客身上。傾盆大雨,山徑變成了泥濘的小溪,碎石溼滑鬆動,滾滾雨霧衝撞著重裝向上的身體,很冷很冷。
在山裡,空氣的顏色瞬息萬變,夏天的水氣更讓澎湃的情緒注入了戲劇化的調味。翻臉總在瞬間。剛剛還是透亮的碧藍色,現在已經蓋滿墨綠的濃霧,根本走在雲瀑裡。
凜冽的雨和狂風,將大顆大顆的水珠甩在山客全身,又痛又冷。此時的我陷入了不只是心智與身體的人格分裂,身體本身也要四散。
想要少淋一些雨於是快快走,然後衝到肺要爆了還有大腿。停下來休息喘氣,整個背脊卻冷涼狂抖,抖到連內臟都顫動,我只好繼續邁開不敢停歇的步伐。
走在濕淋淋的石頭與泥巴之中,幾度不知看見什麼幻覺。 雲霧扭曲著空間的感知,創造出一種陰森的氛圍,漸漸發黑的樹林越來越可怕,每一個蜿蜒的轉角都讓我發自內心地恐懼,會不會走入了愛麗絲的異世界蟲洞呢;怕向前又不敢停,每一次從漆黑的樹叢裡窺見路徑的彼端,期待山屋又落空;最後我幾乎是在冷到崩潰之際,打開白洋金礦的大門。
扣扣扣,白洋金礦山屋你好!
15:15,今天的我在大雨中收工。
以冰箱般的山屋聞名的白洋金礦,因為就在小瀑布旁,總是冷藏著山友;此時卻是我發呆集熱的庇護。
坐在木板床上發呆,失去自我,溼冷冷地等待大家一一進屋。
安頓好之後,開始進行這趟縱走的隱藏任務——檢查 PAC。上次跟著野外緊急救護協會到這裡出任務,就是把這顆 PAC 運過來,當時負責大水窟路線的我們,設置了中央金礦、白洋金礦,和大水窟山屋。
中央金的那顆登山教官中午檢查過了,現在是白洋金的這顆。
再一次看見它,好像遇到老朋友,看它完好健全地睡在山屋守護山友,也覺得開心。不過桶子裡塞滿了其他垃圾雜物,也讓我想提醒登山的大家,守護是互相的喔!
登山教官指揮著 PAC 任務的同時,大廚再度開火,香氣撲鼻的醬燒雞誇張得誘人,已經凍僵的我抱著碗,感動得要命。當時的我沒有料到,這悉心烹煮的料理將是我接下來一週飽足食物的絕唱,在這之後,我的馬博飢餓之旅的鑼鼓正式被敲響。
暴雨之後的晚霞非常驚人,金色的橙紅色的靛藍色的光從天涯海角蔓延開來,被冷到尚未回溫的我只能在門口哆嗦著陶醉。捧著碗,一口醬燒飯一口彩霞,在絢麗的天空下享受這一趟最後的鮮食。
Day 3 |秀姑巒山・越過中央山脈最高點
20th Jul 2020
5:23 白洋金礦山屋 → 5:43 秀姑坪 → 8:07 秀姑巒山 (h3805) → 12:08 馬博前岔路 → 12:36 馬博拉斯山屋
▴▵▲▴△◬
天亮時分整裝,在天際轉成魚肚白時告別白洋金礦山屋,向中央山脈更高處推進我們的旅程。今天要越過中央山脈的最高點,拜訪想望許久的秀姑巒山。
5:43 抵達秀姑坪, 此時的盛夏豔陽已經突破稜線,掛在湛藍的天幕下。想起上次帶著 PAC 從大水窟經過這裡已是霧雨交織,此刻的日光實在讓人開心;倒是秀姑坪名聲響亮的白木林如今看來稀稀疏疏,殘破得讓山客必須再三確認,「這裡真的是秀姑坪嗎?」
回望的八通關大山,在昨天下午淒厲的大雨之後,再度沐浴在暖陽下;而我的身體也終於在陽光的擁抱下漸漸解凍。
拜訪秀姑巒山之路山石嶙峋, 危崖蘶峨,高繞又下切。高山稀薄的空氣讓山清澈清亮,盛夏的氣溫用千萬種藍塗抹著山,絢麗蔚藍的光影之間,我們一步一步向中央山脈的最高處前去。
7:07,抵達秀姑巒山南登山口。這裏的岔路能夠腰繞秀姑巒山直接前往秀馬山屋遺址;已經準備好擁抱秀姑巒山的我們,在岔路口小休後,踏上秀姑巒山前的碎石陡坡。
才起步,大石滾滾落下,巨大的石塊從隊友腳下鬆落,直直砸中我的腳指。超級痛!我放聲大叫。感覺指甲明顯刺痛,卻還是不顧一切繼續前進。That’s me。這樣的遭遇,與山勢和路況一樣,都是這整趟旅程的前菜與預演。大山不斷地、無所不用其極地用一段登山的旅途教導我們人生與宇宙的道理。不斷重複著我們自己的劇碼,縱使場景置換人物皆異,以自我為主角的實相依舊迴圈地演出自己堅持的劇本,無限擴大業力的漣漪。
只是此刻的我還無法以更高的視角看見這一切。心中的執拗、控制與不能接受在平靜的表面下引起一波波的暗流,在這絕倫壯美的山巒之間,振出無旳的宣洩。毫無頭緒的我只能將來自內在深處奔騰的橫衝直撞化為蠻橫的體能,直直向山頂奔去。
稜線上,峰峰相連的大石型態萬千,奇形怪狀地撒佈在飽滿的秀姑巒頂峰之途。海拔讓爬坡再費力了一些,急促吐納稀薄空氣的狂喘使我上癮,這種在高海拔用冷空氣撐滿肺部的感覺,就是我對登山此不疲的原因。
8:07,在豔陽下抵達秀姑巒三角點。阡陌縱橫的山巒稜線環伺在側,像是王的強悍軍隊,列隊鎮守著島嶼的脊梁。
脊梁的制高點,從王的視野看去,一望無際開闊的景色讓人震撼;翻上最後的碎石,我端著無言的臣服走到祂的跟前。
∆▴▲▵ 關於・「秀姑巒山」和「馬博拉斯山」 ▴▲△▵
「秀姑巒山」的布農族本名是「馬霍拉斯山」,在布農語中指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那是描述嚴冬時大山被白雪覆蓋,積雪山頭的模樣。不過後來日本人畫地圖時搞錯了,把原來叫做「烏拉孟山」的馬博拉斯山寫成了這個名字,就成了我們今天認識大山們的版本。 Reference: wikipedia
溫柔大山。
第三日。
橫衝直撞,追著高山冰冷空氣的狂喘,來到秀姑巒山的跟前。
渾雄氣魄的大山打開遼闊的景,邀我與祂一起享受這無處不在的開放和安寧。
等待隊友們前來的時光,激動又狂放,有大山相伴的片刻卻被柔軟地梳順了。
生命的起承轉合裡,當劇本急轉直下,祂給了我最寬容扎實的擁抱,包容我的躁進輕浮,諒解我的茫然脆弱,讓我感覺愛、感覺支持,和無限可能。
那一刻的我,真的好開心。
9:00,在山頂玩耍了一個小時,豪飲大山賞賜的無垠山景,終於告別秀姑巒山,向東北方的馬博拉斯前進,馬博橫斷之路正式展開。重裝上肩時離情依依,回頭一百次,看祂的沈穩雍容、氣宇軒昂,再多次都不夠。
還沒從秀姑巒山的陶醉裡清醒,馬博拉斯山的蒼勁漂撇、性格翩翩立刻映入眼簾。真的超美!傻爆眼的美。不同於秀姑巒山山勢渾圓、氣宇軒昂,有著穩坐的王者風範,馬博拉斯山散發的就是帥勁鏗鏘的硬漢氣魄,坐在老大秀姑巒山旁邊,頗有硬漢二哥的風骨。
回望秀姑巒,圓潤霸氣、穩座一方,用一百種綠織滿的山頭盎然蒼翠,光看就覺得幸福;
路徑向山勢壯麗的馬博拉斯山延伸鋪開,遙望時彷彿打著赤膊的雷利大叔那麼帥,真正靠近才發現帥大山裡面藏著的竟是娥娜百媚的古老圓柏林。
馬博拉斯橫斷,第三天, 問候過秀姑巒山的霸氣遼闊,向東北方前進。 那一天,除了略有飢餓、 腳拇指被落石砸出一塊黑血外, 身體在海拔三千以上的山徑上適應得很好。 越過綿延的稜線與圓柏林, 凌厲的鏗鏘霸氣的馬博大山就這樣盤坐眼前。 千里迢迢,上爬下攀, 大山以風和日麗迎接, 遠道山客在盛夏炙曬的陽光裡已經癡迷。
上上下下,又陡又破碎,拉繩攀岩十分忙碌。在與霸氣瀟灑的馬博拉斯大山遙望,和仙氣濃烈的圓柏林中穿梭,一路開闊與細膩交錯,目不暇幾,每一瞥都震撼無比。
當馬博大山漸漸接近,四面都由險峻斷崖簇擁的威儀便更加不容忽視。山頂上,片片積雲來了又去,經過頭頂時,把山變成了灰藍色的,看起來更加嚴肅彪炳。
12:08,當山客的迷妹模式即將被大山的浩瀚與細膩弄得審美麻痺之際,來到馬博前岔路。
這是往「馬博拉斯山+盆駒山」和「山屋+縱走路線」的三岔路口,從這裡前往馬博拉斯山需要大約 10 分鐘,不過此時熱烈的夏季雲霧已經漸漸奔騰,我們決定先下切山屋,明天拜訪盆駒山時再一起去看馬博大山。
下切馬博拉斯山屋之路超陡峭、超迷幻!
還沒午餐正飢餓,苦惱山屋怎麼還這麼遠,一不留神就迷惑於千姿百媚的玉山圓柏群。這座魔法森林生機勃勃,在山與岩噴發冷卻沈積刻鑿之後,祂們結伴定居,自此與這座島嶼脊梁上的風雨雲雪一起度日,挨過無數春夏秋冬。
祂們生命力頑強,腳下深深扎根抓住地表,在這危崖崩壁四散的土地山,參與雕塑馬博大山鏗鏘的山勢;祂們自己也展開迷人的枝葉,由蘚苔鋪襯的地毯圍繞,婀娜漪旎姿態萬千。 山霧時而挑逗,飄舞在森林縫隙,濃濁時甚至扭曲著時空,人類雙眼能成像的對三度空間的理解被醉臥的山嵐拉扯,彌留之際究竟有沒有那麼一刻進入了桃花源天上人間差百年的境界。
根本糖果屋奶奶的誘拐森林。山客癡迷險些無法移動腳步,怎麼能這麼著迷呢?
撥開層層薄霧、越過迷離圓柏森林,在中午之前抵來到馬博拉斯山屋。
整棟插在樹林中的山屋超級可愛,穿過讓人彌留的圓柏林後,當這棟粉紅色的屋子映入眼簾,就算知道有可怕的糖果屋婆婆在裡面,也會失去自我地衝進去吧?!
12:36,抵達糖果屋,錯誤,抵達馬博拉斯山屋。
放飯。縱走行程能在中午收工,實在好快樂!
午餐依舊是標配:乾燥泡飯加一碗泡麵。與我的餐食分組夥伴老王一起吃。
終於可以脫鞋查看大石墜落壓爆的腳。大拇指已腫,被皮下的爆出的血漲滿。
當時覺得好痛好嚴重,穿著拖鞋走起來還有點跛,縱走怎麼能這樣,後來看根本就是小事一樁。而今日的這些劇本,接下來只有更劇烈地重播,不只一遍。
午餐之後,山霧已將四周的樹林藏了起來。
散步到馬前池,一路上,玉山圓柏與濃霧共舞,迷幻森林更加狂放地揮灑。此刻的馬博森林山嵐正是熱力十足的狀態,轉瞬聚散,搖曳奔放。是山嵐太嗨山客很冷的狀態。
簡樸的午餐過後散步到馬前池 。 早上被落石砸黑的腳趾比沿路的盤根錯節更礙路; 午后的山霧讓黏膩的身軀發冷, 越來越不情願,捧著夏季殘水的馬前池這時才出現在幽幽的森林中。 圈養著奔放的高山蚊蠅, 這黑色的池水讓山客對山屋水塔充滿感激。 興致消退準備折返取暖,返程之前跟馬前池拍張合照吧。 站好位、一回頭,才發現真正的驚喜。
姿態萬千的古老圓柏啊, 在來了又散的雲霧裡婀娜, 濃郁青翠的蘚苔普鋪滿來時之路, 風來的時候,葉梢揮舞神秘的旋律, 在只剩下呼吸聲的林間高唱。 原來,這就是馬前池久久坐望的景色呀。 山客離開之後,精靈會出來嗎?
馬前池不如祂所坐擁的森林讓人驚嘆,實際上也不像看起來的夢幻,淺淺的池水充滿蚊蠅,讓山客不忍細看。還在心中慶幸,如果山屋水塔沒水就要喝這個,還好不用。
很冷很黏,回到糖果屋山屋,PAC 的檢查任務繼續進行著。這顆是同一架次的海鷗帶到大水窟山屋,由隊友越過秀姑巒山揹過來的。想到就累,還好當時的義工隊友效率又可靠。
晚餐是拉麵加秋葵,一人一根,真是有夠勤儉。後來上山經常食慾極差隨時要吐的我,其實吃得也沒有比這樣多,但當時的我們真的每天都更沒吃飽一點,回想這段日漸飢餓的路途,覺得好不可思議。
往烏拉孟斷崖方向的平台展望極好,晚餐之後日光漸漸墜向地平線,激起藍紫色的漣漪。山上的雲霧已經散開,水氣在低海拔處堆積,天空用了一百種藍色向就寢前散步的山客道晚安,預祝明天追馬追駒的一天開心順利。
千里迢迢,上爬下攀, 大山以風和日麗迎接, 遠道山客在盛夏炙曬的陽光裡已經癡迷。 能見到祂一面,旅途的風雨汗水都是心甘情願。 /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群山將送上的 人生大禮; 也不明白,即將唱誦的,關於身體、 關於靈魂的奏鳴。 站在大山跟前的我,擁抱的那道震撼磅礴, 原來,是與我共時共鳴的前奏。 / 很想念祢
馬博橫斷的第四天,由日出時分的馬博拉斯山拉開序幕。晴空萬里的一天,有沃野遼闊的盆駒大草原,還有遠得要命的盆駒山。在那之後,我們擁抱了馬利加南山和嘆息灣,我的肉體與靈魂在途中正式翻臉,山神順勢推了我一把。把這些記錄在第二篇 ㊥☟
繼續閱讀/
⭓ Day 4 – Day 6:〖馬博橫斷 9 日 ㊥ : 盆駒山,馬力加南山和嘆息灣〗
⭓ Day 7 – Day 9:〖馬博橫斷 9 日 ㊦ : 馬布谷的晨霧,還有太平谷〗
⭓ 美得要命、姿態千變的其他健行:#山岳集
如果我的分享讓你的旅程更有趣,
▽ 請我喝杯咖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