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th-26th Jul, 2020
堅韌山石崩裂而成的路徑,
邀風和雨一起刻鑿;

在這座年輕躁動島嶼的中間地帶,
千萬年之間緩慢又快速地創作,
挑了中央山脈東延的這條脊梁留下鬆軟的地,
任由古今行人山客用萬千次旅程加入雕塑祂的行列。

而今我也來到了這裡。
路徑沿著小島脊梁上破碎的土地前行,
穿越危崖高山包圍的草原與谷地,
阡阡陌陌,惡地與夢幻蒼綠交織,
來到哈伊拉羅溪上游的高山溪源仙境。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沿著八通關古道探入中央山脈深處,向東順著險惡之地前進,深入馬博橫斷最崩塌破碎卻壯美絕倫的核心地帶。

旅程中段,有日月星辰、初陽群擁的馬博拉斯山,有萬里晴空、沃野遼闊的盆駒大草原,還有怎麼不到的盆駒山、鏗鏘有型的馬利加南山,以及讓人驚險屏息的烏拉孟斷崖。

途中,繞道向北,切入埋藏在山脈最深處的溪源仙境,讓嘆息灣沁涼的溪水洗滌累積在毛孔的鹽漬,和旅途上點滴收藏的滿面風沙。嘆息灣 Ω 型峽谷在盛夏午後的陽光裡閃著綠寶石般的光芒,遼闊平坦的谷地吆喝著被山林抱緊的山客跟著飛盤奔跑。

在這裡,被協作放鳥沒有間斷的飢餓越發擴大,而我人生旅途中那輕巧的分號,也在此時畫上。

Feature Photo: 俯瞰的嘆息灣午后 Credit: 老王



行筆至此,書寫之外的日常彷彿同步了一部分這趟縱走到此時狀態的自己,忘記午餐、飢餓工作、浮躁搶快,當回顧進入㊥篇,我依然在時間的幻象中記敘著。很久很久之後的今天,特別是再次回到腦內宇宙重播一百萬次的那個關鍵時刻,我的心中總是會出現萬般「如果⋯⋯」。

「馬博拉斯橫斷」中段的地貌千幻百態、起伏跌宕,在深入山脈與溪流交會的破碎惡地之際,山神的教誨如海浪般一波又一波地叩門,照映著我的心,透過步履傳遞冥冥脈動。兩年,我在療癒之後慢慢寫。

向外走⋯⋯其實是為了向內探索。

約翰・謬爾《我的山間初夏》

Day 4 |馬博拉斯山,和遠得要命盆駒山

⠹ 披著星辰鑲嵌的黑絲絨天幕,開始追日追馬追駒的一日

21st Jul 2020
4:00 馬博拉斯山屋(h3560) → 4:47 馬博拉斯山(h3785) → 9:20 盆駒山(h3022) → 13:58 馬博拉斯山 → 15:02 馬博拉斯山屋

▴▵▲▴△◬

烏黑啟登,披星戴月。在天亮之前穿過昨天下午被魅惑而無法自拔的圓柏林,往馬博拉斯大山攀去。濃濃的黑暗之中來到馬博前岔路,然後,右方的地平線開始被涮開,墨黑,藏青,靛藍,紫紅,接著加入朱黃和深橘,以及綢濁的蠟白。

空氣很冰,即使是夏季,清晨疾行向山頭的路都是如此醒腦;通向山頂的路上,隊友在前方歡欣地喧鬧,此時轉為黛藍色的天空讓初初見面的三角點已透著微光。

4:47 抵達馬博拉斯山。心喜熱烈的大山合照搶拍之間,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

晨光之中,莫蘭迪色的彩霞簇擁著群山,一路拍完各色天幕背景合照的山客漸漸被華麗登場的日頭吸引,時光凝結,空氣也安靜了下來。

5:15 ,太陽在屏息間擦亮了地平線的邊際,讓金色絲線打頭陣後,滾滾火球炸出金光。

馬博拉斯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博拉斯山的日出|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螢光金粉散落在山豁之間,也為盆駒山的指向牌打上了聚光燈,指引我們的追駒路

東方的天際不只有絢麗的朝陽,明天之後要走的行程全景也一字排開,從烏拉孟斷崖、馬利加南山到最遠處的喀西帕南山都在粉色霞光中向山客揮手。

5:20,在教官的吆喝之下啟行,流連耍賴捨不得移開眼睛的日出美景,就讓它陪伴接下來的盆駒之路吧!

拜訪盆駒的今天,要先陡下鞍部,再上到 3432m 的盆駒南峰,在盆駒草原的相伴中下切到 2960m;越過谷地、繞過盆駒中峰後前往尾稜盆駒山(3022m),之後再爬回來(3785m)。 高低落差達1656m 而且回程比較累的考量下,時間與體能的管理很重要,教官於是拎著大家速速上路。

群山在金色晨曦中甦醒,後方的南三段諸峰也一一被朝陽點亮。馬博橫斷第四天在金光灑落的層巒之間展開。

馬博望郡大山列|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陡下鞍部的路上,馬博拉斯山雄偉的倒影一路隨侍在側,遠方的郡大山列也在此時轉醒

被日出摸頭之後心情開闊又舒爽,崎嶇的下坡走起來也能輕盈跳躍。新鮮上工的太陽此時斜射的角度將遠方的郡大山、西巒大山與郡大山列們烘成慵懶的天青色,眼前的南峰草原則是剛醒的黃綠,暖洋洋地招呼身體也漸漸回溫的山客們。

第四天,頭髮已經開始黏,當氣溫隨著陽光上升黏膩感也逐漸明顯,停下腳步而山風柔柔撫過時,感受格外不舒服。風神啊,請不要隨意撩動我的髮絲。

盆駒山稜脈|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博拉斯山方向看盆駒稜脈,今天要走的路一覽無遺

陡降再陡升,滑下這座深谷就能抵達那片陽光充滿的草原!盆駒連峰的稜線草原是馬博橫斷一路上難得的高山草原景緻,被瘦稜與斷崖包圍的這段旅途,在岔出主路線的一日輕裝中,送上綿綿草坡調劑山客眼睛。

盆駒山這條稜脈與能高安東軍的光頭山相似,是最高隆起準平原面之下的肩狀平坦稜,與南峰、中峰一起組成緩降的階梯地形,盆駒山本山就位於稜脈最尾端的山麓階上,與前面的盆駒中峰組成高低肩雙峰,像是馬背兩端,也像倒扣的盆子,跟名字相合。不過到底是盆駒還是駒盆呢?

∆▴▲▵ 盆駒?駒盆?究竟要怎麼叫祢呢? ▴▲△▵
「盆居山」在布農語中讀作「Umabungu」或「Wumabungu」,意思是「掉腦袋」。傳說中有一個人在盆駒山頂說雷神的壞話,被雷神出草,Bungu是「頭」的意思,Wumanun 是「取而棄之」的意思,總之這裡就是把頭弄丟的山。日本人後來把這個名字寫成漢字,譯作「馬盆駒」,漢人就直接叫祂盆駒山。而駒盆則是取自於「駒盆湖」,日語讀作Komabon Ka,與原名讀音相近,所以也有人這麼稱呼。Reference:上河文化wikipedia|也推薦:山頭標得好清楚的部落格

盆駒南峰草原|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盆駒山南峰草原

通往南峰之路清澈遼闊,眼前草原稜線上行走的隊友們緩緩向上;回頭望去,剛剛下滑的蘶峨的馬博拉斯山在初初昇起的豔陽下板起帥氣的黑色背影,祂的右側,綿延群山一字排開,那是我們這幾天的來時之路——秀姑巒山、八通關山一一佇立環伺。

踏著悠遊閒散的步伐,要走不走,當被前幾天走過的大山們環抱,整路都是 360° 大景,連坐在回憶的螢幕前都覺得照片難挑,何況是身陷其中親臨群山時的自己,要不是怕脫隊太遠,這陶醉流連忘返的上癮狀態實在很難有句點。

⠹ 帥氣的馬博拉斯山與興奮過頭ㄉ me

前往稜脈尾端盆駒山的下坡路遙遙漫漫,穿過一片又一片草坡,彷彿走了很久很久,直到回頭時帥山越來越遠,還是沒有止境。

沿途晴空萬里,夏季蔚藍的山間日光慷慨飽滿,一望無際的山巒簡直用光了所有綠色的可能。前方郡大山列和南三段的大山們隔著溪谷相望,巍峨軒昂。

海拔持續下降,路徑穿過草原,也偶見崩塌地形,來到乾枯的黑水塘。這是盆駒中峰最低鞍的凹谷營地,據說往東邊下溪谷來回30分鐘處有水源,是枯水期的重要活水。

沒完沒了的下坡太厭世,隊友們嚷著要休息,大家繞著黑水塘坐坐躺躺,疾走的時光瞬間放鬆了下來。

盆駒中峰最低鞍凹谷營地|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隊友們在草地上打滾,回望遠方的馬博與馬利亞文路山依舊 put eyes on us;我覺得實在太曬了,身體又黏,無法靜下太久,鑽到樹林裡看小花小草,還有成團成球的小松羅,森林就是這麼療癒。

小休之後繞過盆駒中峰,鮮豔奔放的草原依舊,天空暴力的蔚藍依舊,沒有盡頭的山徑依舊。

⠹ 過了盆駒中峰後的大片看天池谷地

進入山林,讓自己被地球的紋理擁抱對我來說是一種深度的靜心,雖然當時的我並不自覺是以如此的方式依賴著大山的,只是不能控制地一直想回去。

那時候,我的內在與外界有著巨大的隔絕,受制於內在無限衝突, 帶著辦公室曲折的政治人際逃向深山;隨時隨地都覺得有妖怪要衝出身體,那股躁動的崩解的毀滅的力量無從宣洩,化作肉體的動能,飛輪拳擊游泳,還有長長的縱走。

昨天被砸中的腳姆指偶而還是隱隱作痛;無垠行走是山巒不厭其煩的溫柔,一遍又一遍,當山風輕拂,當豔陽籠罩,當浩瀚的群山簇擁,祂們告訴我,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沒有關係。躁進的步伐拍打著蓄積的不耐,一直走一直走,

遠得要命, 到底到了沒?!

然後就到了。

盆駒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安坐在樹林劍竹中的盆駒山靜靜迎接躁動追駒的山客來訪

9:20 抵達盆駒山。後方的玉山群峰已被濃郁的樹林遮蔽,另一面的馬博拉斯山依然清晰瀟灑。在這裡玩鬧半小時後踏上返程之路,回到剛剛距離山頂約 300 公尺的那片大谷地午餐。

10:00,在谷地遙望馬博拉斯山的早午餐時光。4 點就起登,早就餓得要命,可是午餐配額卻空虛到極點,一包輕快風乾燥泡飯和一塊麵包,我和老王兩個人分。怎麼會這樣呢?在全聯緊急採購的我們究竟在想什麼呢?平常上山都厭食逃避吃主餐的我,為何特別挑了這趟當餓鬼?

⠹ 午餐是雜炊飯配麵包和馬博大山,用眼睛與心的飽足取代肚子的飽足(?

差不多從此時開始,感受到了糧食限制的匱乏,怕對方吃不夠,自己也空虛得要命。薰風颯爽的早晨,在盆居山前遼闊的谷地草原,充滿我腦門的竟是又黏又曬又餓的身體感受,太多不能接受一股腦噴發,無法與環境和諧。

午睡之後再次踏上盆駒草原回程, 想到還要再爬回馬博拉斯山,登山客兢兢業業不敢懈怠。

尤其在這豔陽高照熱力十足的夏天,午後水氣奔騰雲朵高飛,怎麼不讓人緊張。

 ░credit: 阿添░
⠹ 中午之前,一層一層爬回盆駒稜線;草原還是讓人著迷得暈頭轉向,而浪花般的雲朵已漸漸升空

遼闊的草原是這幾日的峭壁和瘦稜中難得的開闊,享受著上坡也迷人的天際,看雲朵飛速聚攏,戲劇化地為山巔光影調入更多層次的美。

終於爬上一階山頭喘得要命,夥伴們席地而坐,大汗淋灕中笑語與風共舞,山頭似乎也沒有那麼遠。雲越來越高了。

由西面向馬博拉斯山望去,匯聚的雲朵下祂有著墨綠黝黑的霸氣,山勢卻不如南面那樣兇險。

⠹ 昨天從秀姑巒山方向南面看的馬博,溝壑險惡,氣勢滂礡

高山草原走走停停,迷戀著環繞劇院的美景。才回頭,雲氣已經在郡大山列頂峰聚積;眼前,馬博拉斯山右方的秀姑巒山和中央山脈上,雲霧已迫不急待翻過稜線,姿態翩翩成群洶湧,才一下子就把整個上午的蔚藍蓋上。

高低壓的較量在又長又高的馬博陡坡前上演,蒼綠與碎石交錯的山脊上北風與太陽對峙,山客大口呼吸,氣喘著向上;

雲霧來了再散,層巒蓋上又開,腳下碎石坡隨著光影閃爍,山間的景緻忙碌,沒有一刻停歇。

裸露鬆散的碎石與沙塵領著路,在北風和太陽分出勝負之前,帶我們回到了馬博拉斯山頂。

13:57,3785m 馬博拉斯大山在奔騰雲霧的簇擁下,氣派磅礴地出現在眼前。此時的祂不同於清晨鍍著金光的柔美明媚,有的盡是王者的霸氣之姿。不是魯夫那種霸氣。

  • 馬博拉斯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博拉斯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追駒追馬之日的尾聲,太興奮在這裡狂拍八百張山頂玩樂照;向下俯瞰,埋藏在優美圓柏林中的馬博拉斯山屋隱約可見,而那片讓我心神陶醉、迷離神惘的樹林也能從這裡瞥見那深入陡峭崩壁的邊界。

馬博拉斯山屋位置|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玩了半個多小時,終於依依不捨告別絕美大山,流連忘返回山屋

馬博拉斯山屋|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15:02,下午茶點心是山粉圓薑茶,暖過身子之後立刻進入晚餐時間。

晚餐是北海道味增拉麵,加一人兩支秋葵;盤點一輪接下來每餐的存糧之後,一邊曬鞋襪一邊完食。

餓得要命的我覺得意猶未盡,心中驚嘆這個口味,覺得太美味了以前怎麼都沒注意,殊不知後來幾趟縱走只要吃到這個口味老王都當場嘔吐在營地,屢試不爽。到底這趟馬博我們的味蕾和腸胃發生了什麼事,至今仍然謎團重重。

隨著太陽與雲霧的纏綿來到日落時分,軒輊依舊未分,氣溫越來越低,圓柏林再次進入仙氣逼人的面貌。

到山屋後方樹林培養排泄的感覺,失敗之際卻在仙境樹林深入陡峭崩壁的邊界發現抱光舞動的山霧。我獨自站在冰冷的風裡,不能自拔。

要不是屁股太冷,真的是一個很愜意的如廁時光呢(務必要把衛生紙帶下山、產物埋好喔),可惜我的腸胃不是很配合;還好森林送上的安慰之禮讓人驚豔,日落的迷離薄霧中,我抱著又失落又滿足的心回到睡袋裡。

馬博拉斯山屋後日落|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返回目錄 ◮


Day 5 |馬利加南山到嘆息灣・啊,跌倒了!

22th Jul 2020
5:00 馬博拉斯山屋 → 5:57 烏拉孟斷崖 → 8:10 馬利亞文路山(h3483) → 10:46(午餐) → 12:30 馬利加南山(h3546) → 15:38 烏妹浪胖山 → 17:02 嘆息灣(h2530)

▴▵▲▴△◬

5:00,啟登在太陽快要出來的時候。很冷很冷很冷。早餐是吐司夾巧克力醬,空虛得讓氣溫彷彿更低了。

瑟縮之間離開了糖果屋奶奶的馬博山屋,向東踏上了中央山脈轉向東稜的馬利亞文路山、馬利加南山之路,今天的我們將要從馬利加南山下切,一探神秘仙境嘆息灣。

之後還有馬西山和喀西帕南山。這段繼續追馬的橫走路線,在離開中央山脈之際,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就是名氣響亮的烏拉孟斷崖。

⠹ 第五日。開始在太陽昇起時分,我們沿著崩塌森林的輪廓徐徐前進

5:13,炙熱的黃澄澄的巨大火球從山稜堆疊的地平線上躍出,讓疾行的山客難以忘懷地停下腳步。天空再次從深深的藏青轉為金黃,為我們照亮斷崖之路。

烏拉孟斷崖斷崖之前的圓柏林依舊仙氣沖天,鮮嫩的朝陽與我們一起在森林裡穿梭、迷藏,烘烤枝枒與古老的植被,似羞怯又熱力無限。不同於平常安坐著等待日出,這樹影間的懸疑或引逗,領著我在步履間回到此刻,與日出共舞,好像靜心可以是久坐的內觀,也能是張狂的舞蹈。

烏拉孟斷崖前的森林日出|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隨著太陽露臉,溫度漸漸升高,清晨料峭的風已歇,森林漸漸度上金色的光采,華麗、細膩、氣勢萬丈。腳下的蒼綠地毯也在此時甦醒,柔軟起伏,為山客鋪著這走在惡地與夢幻圓柏林交錯的一路。

這裡的植物們,或低矮或擎天,迎著山巔勁道十足的風,腳下的根深深地在險惡的土地裡蔓延,堅強緊實地握牢大地。早上被冷到的我,卻無法抵抗這山風,即使在陽光下爬坡,仍舊把雨褲當作最愛裝備,不肯脫下。

⠹ 閃著金光的烏拉孟斷崖之路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沿著路徑來到森林的邊緣,發現腳下深豁萬丈

5:56,美麗森林領著我們來到了烏拉孟斷崖的面前,崩塌的惡地展望極佳,在初初掛上蔚藍天際的晨光下,閃著剔透的光芒。

走在隊伍最末的我與老王,享受著險惡地形蟠踞的遼闊大景,以及阡陌交織的溝壑脈絡創造的驚險刺激,比起駭然心中充滿的是更多欽羨與敬畏。這顆蔚藍的星球,這座年輕躁動的島嶼,噴塑揉捏,風雕雨鑿,在千萬年之間又緩慢又快速地創作,然後挑了中央山脈東延的這條脊梁留下鬆軟的地,任由古今行人山客用萬千次旅程加入雕塑祂的行列。而今我也來到了這裡。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日頭上升到不是金黃色的位置時,烏拉孟斷崖就在眼前

斷崖的第一段,沿著裸露的稜線前進,一路向東,正面迎著剛剛升起的豔陽。

刺眼的大逆光為嶙峋的崩塌地形描繪出更加俊俏冷酷的輪廓線,腳下的土地鬆散,碎石遍布。少了強韌植被的根莖抓附,這座年輕躁動島嶼上尚未風化完成穩定的土地,踏起來即是如此鬆滑刺激。

理順呼吸,邁開腳步。實際站在斷崖的中間,因為視野的關係,反而沒有想像的驚悚。

享受被大山包圍的感覺,豪飲著絕倫的開闊稜線,我興奮地走走停停,轉 360 度想看遍祂的方方面面,拍八百張照片。

隊友們的背影已漸漸看不到,走在最後悠悠晃晃的我在一瞬間被飢餓感襲捲全身。太陽才剛剛出來,夾巧克力醬的吐司竟是如此缺乏續航力啊!

斷崖的中間,我開始盤點隨手可得的食物存放位置。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烏拉孟斷崖中段|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烏拉孟斷崖的中間,晴空萬里、路跡清晰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回望烏拉孟斷崖入口至中段,瘦稜斷崖總是要這樣才看得見全貌 ░credit: 阿男░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鳥瞰斷崖的赤裸驚悚,以及等待斥候先爬上第二段的隊友們

不同於第一段赤裸瘦稜直直前進,烏拉孟的第二段是垂直的陡峭攀爬地形,上面掛滿了各期前輩們綁的拉繩,就像山友們說的蜘蛛網一樣。留意腳下萬物皆空的同時,也要小心被蜘蛛網卡住動彈不得。

等待前方隊友玩弄蜘蛛網的時候,實在餓得要命。拿出行動零食狼吞虎嚥了起來,乳酪絲此時只剩下袋底的屑屑,但勤儉的我還是背著重裝站在裸岩的邊緣仰頭將它吃乾抹淨,要不是背包卡著可能都已經下腰;然後再拿出珍貴的牛肉乾,今天配給的一包天才亮就吃光。

烏拉孟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蜘蛛網般的拉繩,爬上烏拉孟斷崖的尾巴

斷崖之後,仍舊是美到令人屏息的圓柏森林。一旁的野菊嘰嘰喳喳地盛放,陽光越來越澎湃,森林暫時不像前幾天那麼神秘魔幻,閃耀著清爽輕鬆的夏季氛圍。

這次的隊伍人多熱鬧,與烏拉孟玩耍就花了 40 分鐘。過了塌陷惡地,接下來要翻過馬力亞文路山(3483m) 和祂的東峰,沿著稜線一路下到鞍部再爬升到馬利加南山(3546m)。

這段路上上下下,地質破碎卻絕美,我除了暫時壓下的飢餓之外,心情輕鬆開闊,享受著沿途無際的稜線和層巒遠山,讓山與天一點一點為我調頻。

過了斷崖低點,開始上上下下漸漸向上

攀上稜線的開闊處之後,暴力的蔚藍籠罩天際,漸趨矮小的植被讓出了視野,身後雄偉的馬博拉斯山如昔地盤據。

兀自在低矮的杜鵑與箭竹叢中昂然,孤傲的圓柏讓山客好歡喜,纏著祂玩耍;早晨的路途行至此處,大家還是能量充滿。

終於感覺到熱,在豔陽之下願意脫下保暖神器我的雨褲;前往馬力亞文路山的路途優美,該過的破路也過了,只剩下悠哉的爬升。跟著主揪教官的時間表,心中也不著急進度哈哈哈哈哈,享受著高海拔曝曬與稀薄空氣的微喘,一切都很曼妙。

轉身回望,來時路的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和烏拉孟斷崖威震在後,一路守護著我們繼續旅途。

馬博拉斯橫斷稜線|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爬到忘我、精神渙散之間,馬力亞文路山的金屬三角點就出現在路邊。真是低調,一旁的指路牌都比祂醒目,不愧是具有百岳標高卻不列百岳之名的大山。

8:10,從這裡到馬力加南山還要三個多小時,是否太悠哉。

馬力亞文路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力亞文路山 (3483m)
  • 右前方尖尖的 ㄋㄟㄋㄟ 就是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稜線上已經能看見,右前方尖尖的 ㄋㄟㄋㄟ 就是馬利加南山。一路繼續沿著崩塌地的邊緣前進。

馬利亞文路山東峰|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利亞文路山東峰,與後面的秀姑巒

8:50,抵達馬利亞文路山東峰 (3444m)。

眼前環景盡是壯闊的俊美山巒,前方是瀟灑有型的馬利加南山,後方中央山脈雙霸雄伺。被大山包圍的感覺太幸福,我有點審美麻痺,過了東峰繼續放空前行。

馬博橫斷這追駒追馬的一路,山山們各有姿態,個性鮮明山形獨特奔放,每拜訪一座,都被祂們迷人的輪廓弄得神魂顛倒。

如今正坐眼前的馬利加南山也是如此。

不同於秀姑巒山的正氣雄霸、氣勢凜然;馬博拉斯的瀟灑蒼勁、鏗鏘磅礴;如今照面的馬力加南山有的是俊俏秀朗、獨特有型的細膩氣息。

在熱烈的夏季,由西向東朝祂走去,看祂囊括了光譜上所有的綠色,從腳下的黃綠、中層的薄荷綠與橄欖綠、稍遠處的青綠,到山巔的湖水綠,一路與天空的天青接壤,將彩虹上黃色到靛色的區間用祂的山稜完整表述。

黃綠藍靛漸層刷滿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黃綠藍靛漸層刷滿馬利加南山

太撩人。

走過層次分明的蓊綠之道,沿途還會經過小斷崖與裸岩的山頭,馬利加南又近又遠。

長長的山路是我的深度靜心,遙想那時的自己,能以如此激烈的方式體驗人生,沈浸在爆裂的壓迫與壓抑的生活裡,為了看透,為了看見自己原始點上那股沈重的害怕的脈動,把工作當作所有,分不清楚自我或環境,無以名狀,只有在深深的山裡才能得到釋放。

拉繩上攀翻過小山頭;領隊教官玩得彷彿回到18歲

過了拉繩的小山頭,稜線帶著大家在蔚藍天際下前進;路徑依舊大景與破地交織,越過了小斷崖之後是裸岩山頭,然後又是綿延的綠色山脊與樹林交錯。像是易經描述的生命循環,有高有低,有起有落,唯一不變的是恆常的變幻,因此自然與生命才得以多彩美妙。

馬利加南山遙望新康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遠方披著雕雲大衣的新康山頷首望著我們

對面稜線上,醒目的新康山一路相隨,山頂雙尾的天宮堡壘也清晰可見;新康橫斷確實是我的下一趟長程縱走——只不過是在遙遙的兩年之後。今天的關鍵午後,彷彿《啟動原始碼》的核心岔路口,而當時新康山這意味深長的關照,對著這天下午我的遭遇即是一縷超越時空的溫柔。

10:45,再度被簡直麻痺的飢餓紋身,午餐在日光灑落的圓柏林中。我與老王的依然是飢餓套餐,是誰的 idea 到底,說什麼一個便當加一個麵包,即使還有一杯桂圓紅棗茶,我還是覺得在開什麼玩笑。

吃完飯(決不說吃飽飯),隊友們輪流秤起了背包,此時只剩下 11-12 kg 的我實在 high 不起來,一點也無法為背包輕感到開心——那代表我剩下的食物很少!

背包重新上肩,眼前是通往馬利加南山的性格草坡,回頭是馬博拉斯山與秀姑巒山的永遠守候。

走過綿延的各種綠色,彷彿很久很久,終於來到接近山頂大ㄋㄟ ㄋㄟ的裸岩區。綠色地毯在這裡變成有機的不連續塊狀,馬力加南山的性格輪廓此時也更加鮮明。

  •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穿越綠色地毯的邊緣,裸露的沙土進入視野,腳下是鬆散的碎岩,一步一步往稜線上那顆凸起的大石頭走去,沿途的無垠大景依然慷慨,滾滾山嵐也一如以往地在午間聚集,與打翻的天空藍爭奪舞台。

  •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博拉斯山與秀姑巒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力加南山帥盡千秋的外型在最後一哩路更加不容忽視,山頂巨岩此刻也露出了祂經典的偶像特寫。後方的馬博拉斯山與秀姑巒山與祂相望,好像近近在咫尺,其實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了呢。

登頂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最後的碎石坡還是依樣維持著不變的俊俏側臉,馬力加南山的稜角鮮明,就是要帥到最後一刻

馬利加南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12:10,抵達馬利迦南山。這座被惡地與高山環繞的山頭展望無敵

接下來要從這裡向北切往嘆息灣的不明路徑,嘆息灣的路跡不確定可能還要找路,不能在這裡被大山灌迷湯混太久,最後的耍帥之後重裝上身,在雲霧已經熱烈沸騰時整裝出發嘆息灣。

夏季午後的山霧如浪,滾滾襲來,我們踏上主線的岔路,向左朝北方前進。

從稜線下切,要回到草木得以茂盛的海拔;熱對流讓雲霧快速織起,一瞬間就把剛剛才發出螢光藍的天空遮了起來,抱緊著山巒。

上演迷幻大秀的山脊是另一種迷人,everything start to cool down,山裡的生生滅滅持續著。

右側草坡後方擺著三塊美麗的蜂蜜蛋糕,是後天前往馬力加南東峰的路徑
一路向下,進入迷霧森林之中。遠處隱隱透出的山影讓嘆息灣之路更加神秘

前往嘆息灣的路跡普通,不像大路一樣被踏裸得清晰明顯,但還是有細細隱隱的痕跡,以及少許布條。路途經過森林、乾溪溝、凹谷草地,比正路野了一些的草堆裡還能發現蛇洞。

通往嘆息灣的路上遇到了蛇的家

海拔漸低的山谷裡,霧來了又散,在山客四周魅惑舞動,殘存熱力的陽光透過水氣落到地面,雕塑著空氣的存在。突然之間好餓好餓好餓。

乳酪絲已經吃完,省著吃的牛肉乾也是,我用意志力壓制飢餓,卻開始發脾氣。休息的時候,老王拿出包著堅果的巧克力球,給了我兩顆,我真的好生氣:

「小氣鬼!!!!!」

他再給了我一顆,我一口氣吃掉,肚子裡的憤怒也沒有完全被巧克力融化。後來聊起這件事,老王說他其實也只剩下四顆了。

野林的草地間還有四散的獸骨,盯著它心裡只想著,唉,是吃完的呀⋯⋯

行進到樹林中,一連串連續陡下的鬆滑砂土之後,在一個狹窄的溪溝休息之間,我來到的隊伍的前方。終於不須押後的我可以用自己的速度和步伐行走,頓時感到無比的輕鬆愉快,也暫時忘記了壓抑的飢餓。

雲越來越多,氣溫也漸漸變低的時候,來到了烏妹浪胖山旁的草原,我好喜歡這個名字,一直在心中附頌著,經過祂時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然後就出事了)咦,還是說祂感受到我日子的崩潰,不忍心我再壓抑,於是拍了我一把要把我拍醒??總之,此時我們穿過了這片迷人的草原,進入嘆息灣前最後的瘦稜。

嘆息灣已出現在腳下

透過林木間的空隙俯瞰,嘆息灣的輪廓已漸漸清晰。

抱持著想知道那究竟是什麼仙境這樣的心情前往,遠看著那樸素的山谷,此時的我不禁有些狐疑和失望。

下坡的瘦稜由鬆軟的松針鋪成,心情放鬆的我開始撿起毬果,一下恣意快步,一下悠哉散步,不知不覺已經拿了滿手。跟上前方的教官時,他給了我一個小袋子,我開心地再次空出手繼續撿。

少有人跡的松針路充滿的就是形態完整大小都有的各式毬果,況且是斜度落差極大的瘦稜,更是不容易被踩爆,才一下下我的袋子和左手就又滿了。教官又給了我一個無比大的塑膠袋。就在我還沒開封大袋子的時候,

【啊,跌倒了!】

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卡在那裡。想說完了,因為痛得很具體、很尖銳、很明確。

有東西壞了。

走在後面的阿添發現滑落的我,把我撈起來,放在一顆石頭上,叫我坐一下。我眼冒金星。坐等隊友都經過,一邊感受身體上那新鮮的刺痛,是哪裡?是誰在痛?直到壓隊的老王跟上。是左腳,然而心中只有強烈的逼迫與試圖忽略,噢不會吧不至於吧,我不管,我還是要走。重新站起來的時候身體仍然微微顫抖,左腳的痛很清晰,憑著當時對身體感受如此麻木、性格如此剛硬的狀態,還是踩不下去。

接住我的是一顆很刺的樹,大概是刺柏吧,比起熱辣撕斷的踝韌帶,這些尖刺幾乎沒有帶來什麼感受。謝謝祂滿是針扎卻即時的溫柔。

老王陪著我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向下,教官在前方慢慢地引路,所有平常看起來很平的路,此刻的我都覺得顛簸。

瘦稜一時之間變得無限長,原本鬆軟的松針路如今看了只怕它打滑;剛剛的輕快、才享受沒多久的最喜愛的山林速度感,一瞬間都如前世。現在一切就是相反,我彷彿適應著新的腳,試探著它的極限,一步一步,只要斜度稍微高一點,我就猶豫,就需要扶著老王平衡。

怎麼會這樣呢?

終於離開瘦稜,嘆息灣在腳下漸漸靠近,我移動得很慢很慢。痛得很新鮮,縱使試圖忽略它,也只能殘酷地發現自己很難跟得上前方輕鬆前行的隊友。最後的樹林也是漫漫長路。

當時的我還不知道是踝韌帶斷裂,而且一口氣斷了兩條,只是在心中祈禱快點恢復,因為旅程才走一半啊!憑著剛硬的性格,以及最純粹的意志力,我繼續緩慢向前。

拖著腳出了樹林,開闊地 Ω 型峽谷終於在眼前展開,此時的海拔也下降到了2530m。鬆了一口氣,可以休息了;然而這遼闊的峽谷與綿延起伏的草原,讓人感覺彷彿到了,離溪水邊還是好遠。我還是走了好久,溫和起伏的草坡都差點過不了,剛過 5:00,才勉勉強強來到水岸,隊友已經紮營。

紮營之後來到溪水邊,天色已暗。此時的溪水是深悠悠的墨綠色,冰涼的流水作為傷後的鎮靜十分剛好。坐在綠藻充滿的石頭邊,似乎連思考人生都沒辦法,腦子終於稍微安靜了下來,我在柔軟的水裡看著暫時沒有異樣卻發著熱的腳踝,似乎終於回到了現在。

直到腳的溫度稍微降了下來,溪水已不再傳遞冰涼,便打開背包拿出晚餐。缺糧缺得很焦慮,我一一清點接下來每一餐的內容,試圖節省明天不需重裝行走的食物份量,又餓又累的老王極度不耐:「不要管之後的了先把現在要吃的拿出來!」

晚餐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拉麵,阻止了早就被遺忘的飢餓,讓嘆息灣的遺世獨立與悠哉結束今天的千里迢迢;至於食物盤點我們先覆蓋這一回合。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第五天,在烏拉孟斷崖之後,越過了馬力加南山 。

沿著稜線東行,然後向左切入北邊的神秘小徑。在烏妹浪胖山前的遼闊草原休息,午后時分來到了傳說中的神秘仙境嘆息灣。

此時的我才在剛剛的瘦稜把腳踝的韌帶摔壞,一跛一跛地抵達,勉勉強強地紮營。

沁涼的溪水是冰敷的瓊漿,原訂的耍廢休息日是我的幸好。

「一座山,有它的內在。」娜恩・雪伯德在《山之生》裏細膩地描繪著與蘇格蘭高地凱恩戈姆山的交談。而我在千里外的小島上也跟大山互動著,祂們在沒有邊際的地底相連溝通,守護陪伴著百態生靈生滅;可惜那時走在稜線上的我無法聽懂山與心的語言,只能讓訊息化為肉體的停駐,逼我解讀。

入夜,隊友們圍坐著閒聊,烤棉花糖用柔軟的甜蜜為今天作結。能量已經用罄的我,在晚安之後躺平。

『向外走⋯⋯其實是為了向內探索。』約翰・謬爾四兩撥千斤,而某個深層的我或許知曉,在這最野之外,正是我調頻向內的關鍵轉折。

◭ 返回目錄 ◮


嘆息灣 ▴ The Sighing Valley

嘆息灣(2530m) 位於馬利加南山北方,由稜線向北下切可達,是郡大溪的支流——哈伊拉羅溪上游的高山溪源。這座曲流平靜蜿蜒、淺灘碧綠清幽的谷地,從高處俯瞰時呈現 Ω 形狀,彷彿鑲嵌在蓊綠地毯上的環,被百年樹林簇擁包圍著,讓遠道的山客在長長的重裝旅途上,抵達這人跡罕至的優美地帶時,總能發出不虛此行的嘆息。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The Sighing Valley (我取的,查了老半天都找不到官方譯名)在同為哈伊拉羅溪向源侵蝕的兄弟地形之中,是少有的谷地平原。東郡山群、丹大山列(南三段)和馬博拉斯橫斷四周都充滿著雕刻大師哈伊拉羅溪的傑作,以致崩谷、斷崖、崩崖惡地四散,處處都是深邃的高山溪澗,只有中央山脈主稜附近的嘆息灣是侵蝕在平坦的谷地平原,而這也讓它阻隔了地球破壞大師人類的足跡,在遼闊平坦的谷地上保留了乾淨而原始的高山溪流生態。

能在這裡待上一整天,作為縱走的中繼站與休息點實在好開心,也不枉費東進西進都要5-6天才能抵達的路途——當然不只是對踝韌帶剛剛斷掉的我而言。

Reference: Camel 的登山旅遊記事丹大嘆息灣-盧威聿

◭ 返回目錄 ◮


Day 6 |嘆息灣・碧色溪水與國際飛盤大賽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早安,嘆息灣!░credit: 阿添░

23th Jul 2020
嘆息灣(h2530)・休息日

▴▵▲▴△◬

難得能睡到天亮的日子,甦醒在晨光充滿的霧靄中。

才起床,腳就變得巨大,蓄積了滿滿的組織液,依然洶洶作痛。用極其狼狽的步伐去廁所,看不清自己已經被夢幻的晨霧包圍,好在恣意散步的隊友拍得好美。░credit: 阿添░

耍廢的一日,當然要回去賴床!直到終於再也睡不了,才一邊吃早餐一邊盤點食物存量,把備用糧食都一起排進去了好像可以剛剛好不飽地走出去。

真是心慌。

不過那也沒辦法,還是要沖杯濾掛咖啡去看看嘆息灣多嘆息對吧!早餐是剩下的巧克力吐司和泡麵,還有時不時的發呆。

此時溪水邊傳來隊友們輕快的招呼,太陽已經炙熱,大洗特洗的玩水時間到了!

去溪邊漂洗衣物和自己,連頭髮都洗了。

在這趟縱走之後,人生彷彿得到了一記橫批過來的 break,工作辭了,一整把頭髮剪了,手機永遠都在勿擾模式,然後重新回到深潛入內的修行。

只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那正在拼命漲大的左踝為我帶來的巨變,依然咬著硬脾氣裝沒事,做所有登山客會在嘆息灣做的事,包含洗我那一把頭髮。也泡腳冰敷

晴空烈日、山溪清透,洗好的臭衣物立刻曬乾,發熱的腳踝一進水裡就能稍微靈活
  •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大家恣意地散落在哈伊拉羅溪的四處,悠悠哉哉地消磨時光。五天的汗水塵土,油光和鹽粒都讓沁涼的溪水帶走,教官拿出無患子果實,試著用自然的元素多洗去一點點油污;

炙熱陽光下的水帶著冰涼鎮靜的敷腳功能,卻沒有一絲寒氣,我一邊洗衣一邊玩耍,享受這清淨溪源的乾淨瓊漿,也讓腳舒緩休息。

洗完頭的甩髮,稍微恢復了根根分明,好清爽啊啊啊啊!!!!

嘆息灣的溪水乾淨清透,石縫間充滿了澎湃的水草,在光影之間更讓整條溪顯得碧綠無限。從不同的角度望去,能看見祂似黃似綠地變換著姿態,彷彿通往神秘空間的結界。

當風起,淺淺的樹影挪移了陽光的角度,水面也泛起淡淡漣漪,仙境峽谷的美麗就在緩慢的移動與吐納之間樸實柔軟地漫溢。

嘆息灣溪流清澈|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水中的散步來到深潭邊緣,淺處漂浮的水草隨著腳步激起的水波舞動,與大大小小的石頭交錯著慵懶的爵士節奏;深處的水草神秘地潛沉,透過折射發出低鳴的呢喃,訴說著地球脈動的故事。

生物老師YT細膩地觀察著溪流,挖起水中的小生物,她說這種生物只能在不受污染的水質生存,代表嘆息灣的環境以及這溪水水藻真的很乾淨(完全忘記那幾隻的名字,老師對不起

我們屁孩一般纏著老師問可不可以吃水藻,獲得正面回答後就興奮萬分,究竟是餓成了什麼。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豔陽之下,大家曬衣服、曬帳篷,山山水水各自玩耍。碩大的溪谷充滿了安寧祥和的氛圍,美得不切實際,彷彿才是自己走錯進了畫裡,歐洲古典田園風與世無爭的陽光斑爛的那種畫。

剪頭髮、放風箏、游泳,貼心的新隊友YS老師還拿了能量膠布來幫我貼腳踝,剪成了細線貼成網狀,感人得要命。一邊曬帳篷、曬衣服的我與同伴們聊著天,嚷著要離職,殊不知一回家自己立刻成全自己。當時怎麼沒有說發大財呢。

聊天玩耍了一陣,才發現老王未免也消失太久,到底在幹嘛?!結果有人竟然因為生物老師說水藻很乾淨可以吃,就坐在溪邊採集!!!然後水藻中卡了很多碎石,為了弄乾淨就搞了無限久,還為了水藻直接燒傷了穿著短褲的大腿,導致直到完成行程回家好幾天都還在痛。傻眼。

餓到挖溪水裡的藻類充飢,說起來真是可憐。把千辛萬苦挖來的水藻煮成湯,結果除了一股難以描述的氣味之外實在不知道那是什麼;無計可施把剩下的珍貴鱈魚香絲和乳酪絲的羅勒粉丟進去壓味道。

與大家分享。然後竟然還用怪味藻湯換到了Phoebe老師(這團都是高中教職呢非常不容易的大家)的新鮮蘋果,有沒有這麼不要臉!我的天,這時候還有新鮮水果!

午餐依舊是乾燥泡飯加麵包(嘆)還好今天體能消耗很低,還有隊友們攜帶的零食補給。午餐之後教官拿出華麗的下午茶:愛玉

洗完衣服洗愛玉,領隊教官仔細端詳評鑑,核准之後加入乾燥檸檬和山粉圓,爽啦啦啦啦

吃飽喝足之後是午覺時光與午後的溪水漫步。

沿著哈伊拉羅溪緩緩漫溯,讓溪帶領,進入樹影交錯的美麗地帶。這裡的綠有著更加細膩的層次,加入了不同彩度與明度的變化,光影之間濃淡錯落,讓人神往。

嘆息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credit: 阿添░

腫脹的腳踝再度獲得沁涼的呵護,在水裡行走時比走在草地上明顯舒服太多。而夏季的雲霧總是不會遲到太久,此時也已在這迷人山谷的上空來去盤桓。霧雨有時。當風與雲飄舞,陽光在枝條間收放,氣溫也漸漸被冰涼的流水帶走。我們不得不回去拿外套。

日光暫時假寐的溪谷推送著冷卻的寒意,漫遊的山客也跟著冷靜了下來
░credit: 阿添░

跨過溪流,來到營地對面的草坡,跑上跑下的阿添正好從制高點回來。在這仙境跛腳的我,以及身兼半支拐杖的老王只能從他那裡得到一窺鳥瞰嘆息灣的機會,而這溪谷耍廢的一天也多依賴他的照片紀錄了。

從這個角度,能夠看見整片營地,以及我們的來時之路。細膩又寬闊的秘境美景,從這裡能夠一眼盡收;而關於明天要再度重裝沿著它回到馬利加南山這件事,我們暫時先不要去想。

 高處鳥瞰嘆息灣 ░credit: 阿添░

在溪源的另一處,大石與深潭相織,綠藻小窪穿梭在石洞間,形成了另一種幽靜的風景。

陽光在這個角度慷慨了一些,今日的晴朗至此得以延續。生物老師久久的日光冥想十分動人,是不是接到了什麼天啓呢?

 浸泡著溪水的大石冰冷,坐在上面曬太陽享受冷暖交錯的滋味

拄著跛腳散步的下午終於心滿意足,準備躺回帳篷午睡之際,隊友們熱烈的吆喝聲就充滿溪谷,「來玩飛盤吧!」YS老師用洪鐘般的丹田將我推出帳篷。

【第一屆嘆息灣國際飛盤大賽】

團隊裡有體育老師不得了。在這個海拔,尤其是剛剛連續攀登了五天,大家難道不能從事一些靜態活動嗎?不行。就是要跑起來!!!!!

這是一個類似足球的遊戲,分左右兩隊,由發球隊擲出飛盤給隊友,隊友必須直接接住,不能讓飛盤著地。 連傳三次以上,並抵達對方陣營的防守點為勝。中途如果飛盤觸地,大家可以自由搶奪並發球。輸的隊伍要進行羞辱懲罰,那就是走超遠回到對面自己的守區。

嘆息灣飛盤大賽|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跛腳的我無法加入這場廝殺,只能在一旁欣賞大家的高海拔奔跑。雖然海拔已經從稜線下降,但是2530m還是不比平地,裁判 Phoebe 老師說請大家放輕鬆,體驗一下難得的草原飛盤就好,然後宣布比賽開始——

等一下!!!不是說好輕鬆隨便玩玩的嗎???

大家以前是不是都會背著同學偷讀書?

 第三輪的【第一屆・嘆息灣國際飛盤大賽】賽末得分關鍵與爆喘貼地的運動員們
嘆息灣,和飛盤與風箏一起奔跑|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隨著太陽的角度漸斜,嘆息灣的耍廢一日也在草原奔跑中慢慢來到尾聲。 ░credit: 阿添░

飛盤之後是爆米花時間。

斜陽中,眾人圍在一起拿零食,反省剛剛為什麼偷認真,順便欣賞大家被太陽紋身的腳背,你紋的是哪個牌子的拖鞋呢?

才曬一下下的手臂也是鮮蝦一般,更別提老王彷彿燒燙傷的大腿。平常在稜線上根本不會有這種事,都包得緊緊,是嘆息灣的愜意讓我們失去了戒心,海拔兩千五的太陽也是不容小覷啊!

晚餐時刻,左腳踝已經是兩倍腫。盯著它發呆,不知道明天該怎麼辦。


第六日。
悠悠漫漫的一天,在Ω形狀的山谷裡消磨日光。

泉水清澈芬芳,養著只有在最乾淨的水裡才能生活的綠藻,綠藻藏著沙土,煮起來有著習慣濃郁調味的山客愛不了的土草味。

午睡過後,讓風箏高飛,也用飛盤大賽讓自己飛。高海拔的賽跑怎麼能夠這麼喘,噢是隊友們喘我的腳踝已經兩倍大只能看他們喘。

埋藏在中央山脈最深的地方,真正的秘境、遺世獨立。療養傷後的瞬間,洗滌縱走數日的黏膩,明天,要再爬升 1000m回到馬力加南山喲!


日落之前,嘆息灣送上了稜鏡般的粗獷觀音圈(或是彩虹?)向我們道晚安。

由藍轉為靛青的天空中,殘餘的陽光奮力地將自己投身在稜線堆積的水氣裏,炸出萬彩繽紛的璀璨光芒。夥伴們在斑爛的光中回到睡袋裡,準備迎接這趟旅程的後半場。

有時候我會忘記,而山林總是鍥而不捨地提醒,我是如此無微不至地被疼愛,無論我在山巔或是低谷,無論我狹隘急躁或是溫柔開懷,祂都是如此一次又一次,用最純粹的力量讓我知道,祂的陪伴。

嘆息灣的日落彩虹|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返回目錄 ◮



馬博橫斷的第七天,開始在疾走的馬利加南山之路。告別了漆黑的嘆息灣之後,再次上攀 1000m 回到惡地斷崖滿佈的稜線繼續東行,越過塔比拉斷崖,來到心心念念多時的馬布谷。之後,拜訪了喀西帕南山與馬西山。而間歇罷工的左腳使我在雷雨中摔裂了尾椎,我就在渾身麻痺的疼痛與螞蝗派對中完成了這趟靈魂接通之旅。把這些記錄在第三篇 ㊦☟

繼續閱讀/
⭓ Day 1 – Day 3:〖馬博橫斷 9 日 ㊤ : 八通關草原與秀姑巒山〗
⭓ Day 7 – Day 9:〖馬博橫斷 9 日 ㊦ : 嘆息灣和馬布谷的晨霧〗
⭓ 美得要命、姿態千變的其他健行:#山岳集

⭔也推薦寫得好好的探勘路下嘆息灣遊記:山宅心手



如果我的分享讓你的旅程更有趣,
請我喝杯咖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