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th-26th Jul, 2020
鎮守脊梁的澔瀚群山腳邊,
駐紮著柔媚隱蔽的山鞍河谷,
她們懷抱著草澤沃野,在最深最深的山裡神秘地棲息。

當山霧來襲,倚著崎竣崇岳舞動的她們,
宛如施以脂粉的鶯,
柔媚多情,幽柔空靈,
拉扯著山客的流連,與永恆思念。

魂不附體跌進迷幻的谷,
轉瞬之間,昨天明天已不是既往所見。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前幾年有幸參加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送加壓艙PAC上高山」紀錄片的拍攝,導演訪問志工們最喜愛的臺灣高山路線,現場眾多高手前輩都一致心傾馬布谷。

當時負責大水窟到白洋金礦線,另一架次海鷗就是去馬布谷。菜比八的我只能從他們口中隱隱領略祂的神采,然後殷殷企盼有一天能一睹芳姿。

卻是在如此狼狽的狀態。

踏進這塊高山谷地的那一刻,我已經拄著崩壞的踝行走將近12個小時。拜訪了馬利加南山,和塔比拉斷崖。開闊平坦的谷地草原,對我來說都是無盡的顛簸。可是它怎麼能這麼迷人呢?

而在那之後,捧著雷雨裡摔裂的尾椎,進入太平谷無邊無際的氤氳浪漫之中。仲夏馬博橫斷的尾聲,斷崖與大山依舊環伺,還有神秘遼闊的馬布谷、柔媚迷離的太平谷,和狂野的中平林道。



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就是透過自己的身體

蓋瑞・史奈德 Gary Snyder

這充滿意外、不斷測探自己極限的一趟,挑戰著我以無窮意志力撐起的追求。臨機應變、克服萬難、咬牙堅決,是對自己極限的測探,也是大山對我執拗性子的諄諄勸解。而從不缺席的是震撼大景,還有因為被協作放鳥沒有間斷的飢餓。

一路,肉體與靈魂無盡溫柔相伴,成全我堅毅麻木、執著頑固、強壯壓抑又執拗地,走我想走的路、會我想見的山。鎮守惡地的大山們,也以不只是溺愛的關懷,指引我踏上不能回頭的了悟之路。

☛ 本篇 ㊦ 為這趟「馬博拉斯橫斷紀錄」的尾聲,前情請見:


Day 7 |馬布谷的山霧

24th Jul 2020
4:30 嘆息灣(h2530) → 9:15 馬利加南山(h3546) → 11:14 馬利加南東峰山屋(h3260)・午餐 → 12:29 馬利加南東峰(h3377) → 12:37 塔比拉斷崖 → 3194 峰 → 16:40 馬布谷山屋(h2970)

▴▵▲▴△◬

嘆息灣的最後一瞥,就是這寅時的墨黑綠草坡。微光之中依然溫柔。

4:30 拔營整裝出發,開始爬升 1000m 回馬利加南山。清晨的冷空氣讓腳踝的疼痛退去(或麻痺)許多,重裝上身竟然還是步步聽命,是多麽強韌(麻木?)的肉體啊。

摸黑的爬坡路帶著我們回到前天下午的森林,天色漸漸亮起。遠方的山巒穿過樹影來到眼底,朝陽與過去一整週的每一天一樣金碧輝煌,從冷杉林的剪影望出去也能知道祂有多美。

拔營時把鞋子調得超級鬆,左腳才能放得進去。對於腳踝已是兩倍大的我來說,每一步都是尖銳的折磨。放射狀的刺痛從踝關節蔓延,直到分不清楚傷在何處。

天空剛剛變成天藍色的時候,來到昨天滑落的瘦稜,和接住住我的刺柏。

像這樣稍稍垂直的地形,平常總是能順順跳上去,輕輕鬆鬆,如今卻需要將重心靠在雙手上,分擔腳踝的壓力,調整左腳施力的角度,才能往上。速度大幅下降。

除了痛覺之外,力量的輸出與平衡也是重點。直到失去左踝的支撐,才發現人體的平衡有多大一部分仰賴腳踝;此刻的我需要出動許多其他部位的肌群,hold 住自己,代償左腳平常的承擔。

領隊教官把我擺在他後方,不時回頭看照;個性很硬,不願意因為自己影響隊伍的前進,我加緊腳步。不久之後就發現,連續行走並不覺得痛,倒是休息之後的起步最難受。就像放假了身體才有力氣生病那樣。

剛剛斷了兩條韌帶的左踝,依舊無論如何地支持著我的旅程。


太陽來到從低谷也能仰望的高度,沒有停歇的爬坡持續著。

今天的路程很長,爬升 1000m 回到馬利加南山之後,還要穿越連續的瘦稜崩塌,以及塔比拉斷崖,前往遙遠的馬布谷。時間緊湊。

⠹ 當森林被點亮,枝葉間繁盛的迷人植物們也隨著繽紛發光
馬利加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遙望聳立的馬力加南山,那就是我們要回去的地方!

6:05,回到烏妹浪胖山旁的草坡。還來不及被照亮的草原寒氣未褪,好冷。寬闊的藍綠色的草地盛裝著剛醒的馬力加南山,俊美有型的祂披著惺忪的朝陽,從北面望去有的是更多的清秀細緻,是還沒上妝的面貌。

翻上稜線,豔陽曝曬,熱耗之下人生的跑馬燈已不知重跑了幾回,質問自己怎麼會弄到這步田地。然後就走到了。心情開闊,登山客就是這麼單純。

9:15,抵達馬利加南山向東切的岔路口。制高點上,群山的擁抱再度環繞,有這永遠看不飽的景陪伴著,就是登山客不辭千里的理由。也是我即使負傷也無論如何地想念祂們的理由。

⇦ 從北邊嘆息灣上來的路 VS 等等往東邊續行向下的路 ⇨

早晨的海拔 3000m 和風舒適,陽光熱度剛剛好,最適合對著大景無限放空。坐在馬利加南山頂一邊的稜線發呆後,開始往東沿著稜線向下。這天雲氣很厚,才九點多,雲就朵朵聚集,佈滿上空。

⠹ 三層蜂蜜蛋糕的真實樣貌。

平常看來平緩的路,此刻都多角度地考驗著左踝的剩餘彈性。行走至此,這時的我已經能夠從土地的脈絡與路徑的角度預期踝部的疼痛程度。

眼看前方來到腰繞的山峭,噗哧地笑了一下:「這一看就是超痛啊⋯⋯」我在心裡喊。

失去平衡感的腳踝,在這樣的地形只能更用力踩來穩定自己。深呼吸,還是跨出每一步。

回到馬博橫斷的路徑上,破碎的斷崖崩塌之路繼續著。馬力加南東峰山屋之前,來到惡地與白木林交錯的瘦稜。比以往更加專注地行走,在每一步之間觀察著土地的脈動。

放下頭腦,放下奔竄的思慮,逼迫腳踝繼續麻木前進、全身肌肉代償持續加班的這條路上,阡陌縱橫的崩塌惡地絕美如昔,眼下群山簇擁的陶醉依舊。

⠹ 崩塌地的邊緣,練習在每一步之間感受土地的呼吸,嘗試減輕步伐的壓力
⠹ 靠近馬力加南東峰之前的山稜更加破碎,嶙峋跌宕
⠹ 絕美之地的迷人之處即是祂的顛沛,與腳下的萬丈深淵
⠹ 踏過鬆軟的暴露山丘,回望後方隊友,以及一路守在我們身後的馬力加南山
馬利加南山東峰與山屋|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力加南東峰以及祂腳下的山屋此時也已出現在眼前

越過破碎鬆軟的土地,爬上午餐之前的最後一個小丘,我的腳踝已經快要不行。

越走越慢,另一棟童話山屋終於出現在俯瞰的視野,還要多久,怎麼能看起來這麼近,走起來卻這麼遠呢?疾疾向下的凹凸岩塊此時已將我逼到絕地,行走將近 7 小時的、三條韌帶只剩一條來支撐的左踝,已經再也榨不出什麼力量了。

11:15,終於抵達馬力加南東峰山屋。我已呆滯。

這裡也是通往南三段的岔路,神人們的南三接馬博,我們路人看看幫忙吆喝就可以了。現在的我需要的是一個徹底完整的大發呆才能進行下一動。

PAC 的檢查作業繼續,當然是交給依然活力四射的教官與阿添。

我與老王的午餐是一人一袋便當,我的天,多日以來終於有這麼一天奢侈到可以一人吃一個了!昨天早上在嘆息灣的糧食盤點多麽有意義啊!!

多雲的今日,此時山間的雲氣已經很滿,陽光與透藍的天尬不過北風,天氣變得好冷。冷冷黏黏的,午覺睡不進去,掰咖的我也無法隨意奔跑動態產生熱能,於是縮捲著休息。

12:15,背包上肩,離開了這個如果耍廢行程可以直接住下的山屋。可惜我們的耍廢扣打昨天已經在嘆息灣梭哈了,代價就是今天的遠得要命。

從鞍部的山屋先爬升 117m,來到馬力加南東峰(3377m),此時雲霧繚繞,傍著四周的裸稜舞動,破碎的惡地散發著醉人的侘寂之美。

塔比拉斷崖就等在眼前。

馬博拉斯橫斷中第二道名氣響亮的大斷崖,也是當時 PAC 紀錄片另一架次的隊友們揹著加壓艙穿越的路段。

如今我踩著尖刺般的左腳來到祂的跟前。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整體地形由西向東下降的塔比拉斷崖,第一段是裸露的瘦稜下坡。從至高的起始點向下望,鬆動的土地連擁有堅韌深刻根系的蘚苔與劍竹都無法留下,任憑風雨雲雪親吻,陽光撫摸。

後來山林大爆滿,聽說塔比拉斷崖已經被摩頂放踵的山客踏平了,會不會有一天像希拉蕊台階變成了希拉蕊大道那樣,成就了塔比拉大道?

開開玩笑。那時赤裸的瘦稜讓只剩一條韌帶上工並且已持續工作 8 小時的我的左踝繃緊神經,一步一步,感受著踏出後腳底傳來的無限刺痛,踏上塔比拉。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告訴自己現在沒有空感覺痛,先通過吧,於是踏上塔比拉斷崖之路

  •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第七日,
天亮之前從嘆息灣拔營,
拖著腫得差點穿不進鞋子的腳,
爬升 1000m 回到馬利迦南山,繼續這趟縱走。

所踏的每一步,都如針刺,
也第一次明白,人體有多大一部分的平衡感靠腳踝在成就。

越過塔比拉斷崖時,
苦笑了一下,
「這一看就知道超痛啊!」
我對自己說。

那時的我已經能夠看地表質地與傾斜度判斷使用哪個部位代償施力,
可是馬博橫斷卻還是有許多地帶,逃不過使出整體的靈巧平衡。

░photo credit: 阿男░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緊接著的第二段斷崖 ░photo credit: 阿男░

塔比拉的第二段,是落差擴大、更加赤裸的暴露稜線。

嶙峋殘破的絕美惡地,在午後山間奔騰的水氣裡,也成了北風與太陽的武鬥場。細瘦的稜線一把將雲劈開,半霧半開,山巒與濃霧,都層層洶湧。

雲霧來了又走,被陽光撕破之後再聚攏,舞動的白牆摸起來冰涼,穿過咬牙屏氣行走的我。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劈開雲霧的斷崖,與望著斷崖心中計算路徑傾斜度ㄉ me

越來越濃的山霧裡,美麗的破碎之地延續著。接近斷崖的末端,植被漸漸進駐,刺柏與玉山圓柏叢開始能握住土壤,為路徑建起些許屏障。

  •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塔比拉斷崖|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拼命下切後,終於離開了裸露的路徑,進入森林。此時的陽光已式微,綿長的森林之路塞滿濃濃的山霧,幽微的光讓視野都是沈重的棕綠色。

距離馬布谷還有將近 3 公里。沒完沒了的高山森林依舊考驗著我的腳踝,和意志力。

⠹ 午後的森林濃密,鐵杉與冷杉交錯,醉舞在棕黑色的濃霧裡

馬博橫斷這一路,從馬利加南山至此一直走在玉山國家公園的線界上,沿途有玉管處的指標維護,都是安心的路途;走在前面的阿添是我的前戒護,不愧是最可靠又有情有義的隊友,不但把我從瘦稜的刺柏裡撈出來,還一路為我照看。

還有後面的老王,陪我一點一點要跛又不敢跛地前進。森林很久很遠,還要走幾個小時,在雲霧本就濃稠的今日,從揮汗如雨走到霧雨充滿,森林已變成黑色的,前方的阿添和後方的老王也走到雨具全出。

沿途冷杉濃密,黑與墨綠參差潑灑在林間。不知何時開始,穿越綿長的衫樹聚落途中,樹上掛著越來越多松蘿,布簾一般為我們開道。

此時霧雨稍歇,陽光忽明忽暗,變化詭譎地圍著山客的道途流動。已經走到彌留,我在映入眼簾的曼妙飄逸中回神,好漂亮喔喔喔喔!!!

陶醉之際,生物老師立刻拿出手機:「我要拍給我學生看!」實在沒看過這麼愛學生的老師,看到美麗松蘿我都是自己狂拍然後妄想帶回家養。

天氣也在此時轉晴。

森林的邊緣,松蘿的密度越來越高,透進漆黑樹林的光也越來越豐滿,撥雲見日,松蘿在淺藍色的天空下發出了清透的螢光綠色,魔幻又迷人。

我和老王在哇哇哇的驚嘆中走走停停,後來乾脆停下來,追著樹梢的松蘿部落狂拍;不遠的前方傳來領隊教官的吆喝:

「馬布谷到了!」

我的天我真的要落淚,終於。

⠹ 拍松蘿拍到失去自我的兩人 ░photo by: Grace░

在傷後的第三天,踩著只以一條韌帶支撐的腳踝,行走了 12 個小時。這片熱烈的松蘿森林於此為我熱烈歡呼,藍天也為我而開,讓我知道,山的鼓舞永遠都在。雖然,實在是有點痛。

山霧漸漸鋪開的午后,
體力耗盡之前,進入彌留行走狀態。

為心心念念的馬布谷開道的,
竟是掛滿華麗松蘿簾幕的森林。

夏日殘餘的陽光透進樹梢,
點亮了螢光色的松蘿霓裳,
渙散的靈魂一瞬間集合完畢,
為滿天隨風搖曳的野蕾絲神往。

撥開醉人沙帘之後,
深深悠悠的馬布谷就在眼前。

░photo credit: 阿添░

  • 馬布谷的松蘿森林|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布谷的松蘿森林|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布谷的松蘿森林|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森林最末的兩棵華麗冷杉,彷彿馬布谷的鳥居門廊,與祂們招呼之後,心心念念、神馳嚮往無限的馬布谷就在眼前鋪開。

4:17,再也無法掩飾左腳的無力,狼狽地、跛行地,祈望又驚嘆地,踏入馬布谷的悠悠草原中。

碩大的高山谷地在山客抵達時,撥開已蓄積的濃稠雲朵、撒下軟軟的陽光開道迎接;微微放晴的天幕下,圈谷起伏綿延,開出草綠色迎賓大道,千里迢迢的訪客陶醉萬分,直接原地發呆不想往前,後方的隊友們甚至席地而坐大休了起來。

∆▴▲▵ 關於馬布谷 ▴▲△▵
「馬布谷」海拔約2,960m,因為位於「馬西山」與「布干山」之間而得名,是一座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河谷,地形上屬於高山平夷面中的河谷谷頭地形。這座高原盆地是拉庫拉庫溪支流馬戛次託溪源流區,本身只剩乾溪床而無流水,四周全為箭竹草坡,並眷養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在這中央山脈中段玉里山支脈上,馬布谷在馬西山的西側也擁有「馬西盆地」的別稱。 〖Reference:玉山國家公園Camel 的小天地

  • 馬布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布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打滾瞎混,走走停停,重裝步行 12 小時的疲倦都在馬布谷優美的光影中消散。

跟著隊友一邊玩耍一邊慢慢走向山屋,沿著馬戛次託溪源的乾溪溝,曲曲彎彎,與這一路的山屋同系列的童話世界粉紅小屋就座落在眼前。馬布谷山屋,我的夢幻嚮往。

此刻乾溪溝的碎石對我的左腳來說已經太銳利,失去所有張力來平衡的關節早就禁不起任何擺盪,我試著切換草地行走,又負荷不了它的斜度,狼狽萬分。

馬布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拖著腳狼狽跛行ㄉme,看著又近又遠的馬布谷山屋

4:50,大玩特玩又掰咖拖行之後,終於抵達馬布谷山屋。

馬布谷是馬西山與布干山之間的鞍部,從山屋旁的山徑可以去拜訪布甘山 (3339m),來回大約 2 小時。不過我們的行程把大部分的時間扣打拿去在嘆息灣耍廢翻滾了,來到馬布谷的時間實在不適合再上去(當然我的狀態也是絕對沒辦法的),所以,有機會再來看祂囉!

邊玩邊走穿過寬廣圈谷的途中,天空再次被濃霧與山嵐蓋起,彷彿催促我們休息的信息,推送著一群人進屋。抵達山屋時,回頭依戀地望著遼闊的山谷,渺渺霧氣已籠罩盤據。

看著我們平安進屋,憋了很久的雨終於落下。清出了蔚藍的天空與殘陽;不久雲氣又再度蓄積,再滂沱一場。

山屋裡 PAC 的檢查任務繼續,終於來到最後一座山屋;雖然重傷但還是想要有參與感,我認真積極參與充氣行列。

⠹ 山屋外雨下了又停,停了再下。溫柔又調皮,馬布谷讓我們一眼再看一眼藍天之下的祂
山霧與我們同時抵達,轉眼間為綿延翠綠蓋上了雲被,
直到烏亮的月光將天空點亮。

/

在繚繞的霧影裡散步,星辰滿天,有時露臉有時迷藏。
馬布谷的夜色一聲不響,
跟它的存在一樣埋藏在深深幽幽的中央山脈深處,
映在我腦海的,除了彌留的幻化萬千的遼闊霧景,
還有沁涼冰冷正好冷靜滾燙腳踝的空氣。

靛藍傍晚,渡著金光的上弦月散發著動人剔透的美。依舊是兩根秋葵配拉麵的晚餐之後,在月色下感受晚間山霧的冷涼,也享受仰望天際萬籟俱寂的宇宙蜉蝣狀態。

終於褪去鞋襪查看我賣力的左腳;YS 老師悉心為我貼上的能量貼布逼出了些許瘀青,從腳底慢慢滲出。謝謝你,我的踝,我的身體。

睡前的全員集合時光,微弱的頭燈下再一次核對明天路途遙遙的行程與地圖。

明日的馬西山和喀西帕南山,與長長的林道,以及我未知的,再次傷得深入根柢,都是此刻已累得迷離、消化不了任何資訊的我,無法可想的。

回想起來,當時簡直就應該挫勒蛋。

那晚清透的夜空拉起了渾天星斗,空氣是冰涼的濕潤草香,全然擁抱大山的我對於即將抵達的將來毫無概念,將自己交託在華麗的夜色下。透亮的上弦月在隨意的手機鏡頭下變成了暈著光的圓,過亮的祂落在馬布谷的夜色中,不小心也染了夜間濃霧一身銀光。

◭ 返回目錄 ◮


Day 8 |馬西山和咯西帕南山,和太平谷

25th Jul 2020
5:17 馬布谷山屋(h2970) → 7:27 馬西山(h3448) → 10:25 喀西帕南山(h3276)・登山口午餐 → 13:20 太平谷(h2620) → 17:43 溪底營地 → 18:08 35K 工寮遺址

▴▵▲▴△◬

馬布谷的晨霧|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清晨,被馬布谷用旖旎繚繞的山霧吻醒

清晨的冷霧裡,空氣中瀰漫的是青苔鮮豔的香氣,摻著青草與箭竹林抓下露珠的氣味,遠方飄來相會的是木質調中混合地衣的潮濕,以及在冷杉間遊蕩的松蘿的歌唱。

匆匆照面的夢幻仙境馬布谷在我們短暫交會的時刻,送上陽光雲霧和雨,要讓我們沈浸在她迷離似幻的八千種面貌。而在將要告別的清晨,更織起濃郁的晨霧,嵌上微微漸亮的日光,映著靛藍紅紫色的天幕,優柔幻化揚起山客無盡依戀。

5:20,暮靄中整裝起行。依依不捨,以為自己是跌進蜘蛛洞的豬八戒,在美麗的馬布谷變化萬千的迷人面貌中失去自我,陶醉神往,想長住下來。

天氣是陰天,差不多是這趟馬博橫斷天氣最差的一天,一大早就濕冷萬分,彷彿前幾天的我們已經用盡了太陽的額度。

也是因為這突如其來陰雨,讓馬布谷在這陰鬱早晨送上的華麗晨霧能夠擁有這樣深沉神秘的美,迷人的程度就此深深駐進我的腦海,完全制霸超過整趟旅途的一切,雋永地烙印下來。

第八天。
甦醒在童話世界裡的山屋,
門外是靛藍色或紫紅色的薄暮,
即將在今日拜訪兩座大山、再越過遼闊太平谷的山客,沒有太多分秒流連不捨。

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那一天自己還會摔裂尾巴,然後在螞蝗開派對的林道裡無限可能地花式摔倒。

馬布谷的晨霧如今依舊是午夜夢迴的醉人存在,
匆匆一瞥從此永恆。
內觀同修領著我參加的調香課裡,
還以它為名調了一管最神秘幽然的味道。

Jan 2022
░photo by: 阿添░

告別刻骨銘心彷彿初戀般震撼的柔情馬布谷,啟登面對現實。起步是從谷地開始上坡,要回到 3300m 以上的馬西山登山口。

經過一夜修復,腳踝退熱許多,也稍微充電能夠繼續旅程。也或許根本沒有,是我無論如何的執念讓身體的訊息遭到不讀不回,於是依舊沈默地全然地支持著我。

⠹ 前往馬西山的林相,爬坡之路依然掛滿綠意璀璨的松蘿蕾絲

這天的旅途漫長,目的地是穿越碩大太平谷之後的中平林道 35K工寮,此時距離太平谷還有將近 6k,當時的我似乎沒有多想這是什麼意思,只是完全放空地前進。

一路上,巍峨的新康山隨伺,從樹林的縫隙關照著;夏季早晨時分少見的雲層隆重,壓制著 7月駐守的豔麗日光。

6:52,來到馬西山登山口。一旁的展望點能望去太平洋。沒有日出大秀可看的今天,在太陽已經上升到高處的此時,才在地平線上漾出被雲海稀釋的金光。

  • 馬西山登山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登山口的展望點此時正上演著山與海的光影秀,即使沒有日出,當淡淡的金光灑在平靜的太平洋上,呼應著摺曲的雲布光影,和海平面的積雲,時空依舊隨著遼闊的天地山海凝結。

山與海之間,小城瑞穗的屋舍星星點點,為我們指出明天將至的旅程終點。當然,是在遙遠的林道之後。陰天的山間冷涼,一停下來就發冷,重新穿戴之後大家輕裝前往馬西山。

  • 馬西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馬西山三角點|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西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馬西山(3448m),又稱為柏南山,三角點展望極佳,碎石與矮箭竹交錯,能清楚地看見馬博橫斷一路走來拜訪的大山們——秀姑鑾山、馬博拉斯山、馬利加南山,甚至也能看見大水窟山和玉山南峰。

慷慨地為我們放晴,馬西山的好客讓我們在山頂玩鬧非——常——久,才甘願回到登山口重裝繼續前進。前往喀西帕南山的緩下之路是色彩繽紛的矮森林,此時雲霧氤氳,再次讓我們置身夢幻冷霧中。

而我的腳踝已漸漸麻木而無力,即使用意志力命令,也不一定能喚起它回應。途中甚至在亂石斜坡突然卡在石縫無力抬起,使我整個人狗吃屎般噴飛出去,在臉要貼地時大叫前方的隊友阿添,有情有義不是開玩笑他再次救了我的小命。

在森林的濕冷霧裡行走了大約 2 小時,來到主路徑直切喀西帕南山的捷徑「金守鳳路」。

已經餓得要命的我拿出救命糧食,早餐只吃銅鑼燒真的是母湯,到底是誰想出來的菜單?!

救命糧食是絲傅和生物老師YT 捐給我們的四條 BE KIND 能量棒,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及時雨,超級感謝!昨天晚上當她們喃喃抱怨能量棒好多都吃膩了,我鼓起好大的勇氣(很怕自己太不要臉)問可不可以給我。當她們迅速從背包挖出一條又一條,我才意識到被協作放生的我們,在第二天分配小組後補給資源有多不平均。

我和老王每天餓得要命,縮衣節食不敢吃行動糧,正餐也好少,絲傅和教官還驚訝「吃這樣就夠了好厲害」;但他們計時讀秒省著瓦斯用,還有別組規定每天只能用兩張衛生紙,可是飢餓的我跟老王根本是衛生紙和瓦斯富翁,身上都還有全新未開的衛生紙、濕紙巾,和滿罐瓦斯!

10:30,在翩翩舞動的霧裏抵達喀西帕南山(3276m)。

喀西帕南山|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喀西帕南山又稱「卡希邦南山」,三角點能看見歸途瑞穗,還有不是捷徑的正常登山口。此時雲氣熱烈,天空開開闔闔,等待雲霧再開的拍照玩鬧時光裡,我讓腳踝偷偷咻喘一下。

水氣漸強,無法任性太久,告別了馬博拉斯橫斷最後一顆三千公尺的山頭,至此開始沒完沒了的下坡回程之路。

喀西帕南山南峰|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由主路徑向下回正式的喀西帕南山登山口,眼前與霧熱舞的是喀西帕南山南峰
喀西帕南山登山口|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然後在喀西帕南登山口打開便當,今天也能一人吃一個,多感人!

11:20,在登山口午餐。午餐是 SATAKE 佐竹與尾西的便當 again。沁涼山霧瀰漫的便當時光,在一瞬間變得好冷好冷。12:06,背包上肩踏上回家之路。從這裡離開稜線,路徑將開始陡峭下切,也將正式離開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

才啟步不到半小時,沈重的山霧就 hold 不住,瞬間下起擲地有聲的雨。

對,就是嘩啦嘩啦會立刻濕透的那種,不是什麼霧雨。

濕冷的下坡之路,考驗著我已漸趨無力,即將失控的左腳。

然後我沒有通過考驗。

一段溼滑得散發著水光的大石路徑,徹底讓我失去平衡。失去立足力量的腳,以及再也無法像平常一樣把身體即時拉回來的疲倦核心反應不及,讓背著重裝的身體跌坐在地。

尖銳的疼痛直竄全身。

一心趕路、害怕拖累團隊進度,面對趕上來問我有沒有怎麼樣的隊友和老王,我搖搖頭起身,試著繼續往前走。

以為過一陣子會比較好,但是甩不開的、越發強烈的疼痛狹持著我,越走越慢,試圖敷衍自己假裝沒這回事卻失敗,疼痛緊咬著,從屁股上方向外擴散,越來越多。

山雨依舊,泥濘和溼滑的石塊更加張狂,我咬著牙前進,忽然之間左腳踩踏的刺痛竟然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尾巴上尖叫的狂放痛楚。

⠹ 喀西帕南山下切至太平谷的森林與溪溝,在滂沱間濕透

此時已將尾椎摔裂了的我,開始更加無法平衡,甚至有點失去對於路面距離的判斷力。平常習以為常的所有能力,在強健體魄的全力支持下都是理所當然;

而直到昨天,我才知道腳踝負擔了這麼大的平衡功能;直到如今,失去尾椎的力量之後,才發現它竟如此深深地影響著人對距離感與平衡覺得拿捏,關於觸碰周圍環境的感官,竟都與它相連。

所謂底輪的扎根,竟然讓我有這麼臨場的體會。關於失去的體會。

前往太平谷的森林與乾溪溝散發著野性的美,隨著海拔下降,冷杉身邊多了鐵杉、雲杉,和闊葉植物,松蘿與地表的潮濕腐朽也恣意揮灑著大自然的生滅。

越發熱鬧的林相在我看來有著悽楚的美,速度越來越慢的我在隊伍的最末,絲傅從前方來到押隊的位置陪我,順便躲螞蟥。

太痛了。下坡的時候為了平衡,會使用大量的核心肌群,如今這條沒完沒了的下切之路逼迫我不斷提肛縮腹,牽動尾椎旁的神經,不但要出力穩住自己,還要用力忍住疼痛。

從來不曾這麼細膩地感覺身體的協調呢,這副習武的體魄如今竟能陪伴我用這種方式探索地球,還同時教導我肉體宇宙裡的交互分工。

精神開始渙散,身軀顫抖,用拍照的時間偷休息,後來卻發現手機都是這種照片⇨

13:15,拖著已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身軀認命地行走,意志即將瓦解時就喝一大口山霧 put myself together,不知不覺中,雲森幽幽的太平谷已在眼前展開(2620m)

太平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多情柔美、氤氳繾綣,黛玉般的太平谷在陰雨的日子更散發一種幽柔空靈的氣質。

遼闊的山谷由喀西帕南山與祂的北峰和南峰圍繞而成,劍竹、二葉松與針闊葉混合的林相招惹著翩翩山霧,在這夏季潮濕的午後也那麼撫媚地與山客相擁纏綿,行走於祂,眼前一望無際,伸手卻是無盡澤潤青萃的草澤香氣 。

大顆大顆的山雨無間地在眼前落下,前幾天的晴空夏日、蔚藍稜線,以及用盡所有藍色綠色可能的風景,彷彿都已是上個世紀。

一路上,太平谷的慵懶柔媚、澔大迷離讓我暫時忘記身體的處境。腦中聲響歇止、肌肉的緊繃暫放,悠遊其中,即使被催促趕路也不能跟隨,盪氣迴腸地呢喃著,好漂亮喔⋯⋯

太平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蒼蒼茫茫的雨中山谷裡,隊友們越過谷地辛勤趕路;及腰的紫色毛地黃遍野盛開,簇擁著路過的山客。這片迷人的谷地還能看出曾經是繁盛休憩區的痕跡,如今那些遺留的都已被大自然回收,只有依然醉人的山霧和清新的草香雋永芬芳。

  • 太平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太平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太平谷|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強顏歡笑,在紫色毛地黃的包圍中無語問蒼天,望著「中平林道」指標萬般無奈ㄉ me

「還有很遠嗎?」即將崩潰卻用刻意的輕鬆壓抑,我禮貌地問。「很遠。」善意的謊言更傷人,老王直接給我一記痛快。

等在圈谷前方的是赫赫有名難纏的中平林道(究竟是誰為他取這個跟他一點都沒關係的名字的),當時的我毫無頭緒,只想著過一段是一段,到時候再說,殊不知⋯⋯

1:47,告別了撫媚的太平谷,踏入前往中平林道的下切溪溝。路徑再度崎嶇,巨大碎石堆砌,上下起伏劇烈,忍著刺入脊椎的劇痛、拄著麻痺無力的左腳,我開始四肢並用地前進。

海拔繼續下降,森林的面貌更加陰鬱洶湧,高山上散發著螢光綠色的松蘿在此化為淒厲的張牙舞爪,地衣溼滑泥濘,巨樹盤根錯節,拉扯著我的雙腳。

弱化的左踝與尖叫的尾椎使我漸漸失去平衡感,我開始花式跌倒。踩空、滑步、360度轉圈,甚至整個人插進樹洞動彈不得。發冷的身體無盡地在濕漉漉的倒木、青苔與地衣上打滾,不時發出劇烈的冷顫,雙頰劇烈抽蓄,魂不附體。

【尾巴裂了,妳怎麼沒有哭】

下雨的中平林道濕滑充滿螞蝗,落差極大的下切比平緩的古林道更多。疾行的隊伍在又濕又冷的森林裡上上下下,尾椎裂開的痛噴張全身,幾次我站在攀繩處瀕臨崩潰,聽見內心爆出的放聲大哭,可是身體卻咬牙吞下所有淚水,讓他們化為滿地泥濘。我的臉頰冰冷、眼神空洞,臉皮失控地拼命抽蓄顫動,我都沒有因此停下腳步。

⠹ 中平林道破碎,陡峭的拉繩無數;落雨邀請山客們加入螞蝗派對,衣服內外全身都是包廂。老隊友絲傅到後面陪我,認真盯著山雨和螞蝗雨
中平林道|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老王在前面支撐我陡下,絲傅在後面陪伴,躲螞蟥,也及時把我從奇怪的泥坑裡挖出來。

我的視線恍惚模糊,螞蟥吸血的刺痛相較那股從身體深處噴發的劇痛根本不足一提,何況我連轉身找尋牠咬在哪都辦不到。

行屍走肉,靈魂出竅,視野迷濛,身體卻殭屍一般拼命行走。

一個又陡又深的拉繩之後,一邊疏通因為強迫開啟核心引起的劇痛,一邊腳步疾疾要趕上前方的隊友,怕拖隊太遠。才降落回到林道,好開心大家圍著停下來,要休息紮營了嗎終於呀,結果才怪,是集體抓螞蝗活動!

隊友們互相在彼此身上的螞蟥派對包廂點上綠油精和鹽巴,這件事情我的身體已經無法辦到,任何一點點彎腰轉體都能讓我痛苦萬分,只能使喚老王左邊右邊請將這隻取締還有那隻。

「我覺得痛是主觀的,到頭來,疼痛的極限和忍受的程度,是由你決定的。」 Netflix 紀錄片《Human Playground》中,單車運動員 Ellen 在因為摔車與冠軍擦肩後說。

而我所壓抑、刻意忽略的痛,卻非我期望定義的那樣無所輕重,它深深埋進身體與潛意識中,事過境遷後的許久,仍然在午夜夢迴叩門,細數那些得不到回應的身體的溝通。

這些再也忍不住地傾巢而出的訊息,透過劇烈的疼痛向外爆發,在這趟旅途之後猛烈地轟炸我的生活,逼迫我把一切砍掉重練。

喪屍一般走在狂野的中平林道上,3:26 來到有摩托車的 43K 廢棄工寮。

  • 中平林道 43K 廢棄工寮|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中平林道 43K 廢棄工寮|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噢,多美的營地,一秒都不想再走我看著破爛傾頹的廢棄工寮在心中大喊,多希望是這裡,可以下包紮營嗎?什麼,還很遠??!!

回顧撰寫的後來,不得不再次欽佩自己當時的體能,一般踢出中平林道都因為它的破碎崩塌而用盡力氣,可是當時的我能夠以骨裂無止痛藥的狀態重裝推出來還跟同伴對答,究竟是何等健壯。而身體乘載的委屈及痛楚,如今只要想起,都還是需要徹底讓她再哭一場。

就這樣又走了 2 個小時。而且,竟然還要往下切!!!

中平林道和小關山林道一樣,每行走一陣就會遇到直線下切點,泥濘陡峭地直下下一層林道,幾乎是捷徑變成正路的山友足跡。

中平林道 廢棄發電機|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沒完沒了要下切幾次?!17:33 終於來到第一座廢棄發電機

渾身發抖,雙頰抽蓄得連走路都看得到跳動的臉皮。真的要崩潰,好生氣,睡這裡就好了!!氣若游絲,無法表達心中的滔天巨浪,「為什麼不能紮這裡就好?」我發出的聲音還是柔軟虛弱。

「這裡沒有水。」老王懶得吵,直接用斃命道理讓我閉嘴。領隊與隊友們已經往前繼續耕耘。

好了有水了,可以放過我了吧?

隨時都想甩包的我,惱火著拼命向前走的隊友,一邊到處物色可以紮營的平面。

這秀姑巒溪的高山支流水源處,綠草如茵、樹影繽紛,即使是在陰雨向晚時分依舊散發著清新的美。若不是此刻的我正住在如此煎熬的身軀中,或許能夠更加感應祂的深幽美好。

可惜我就是烏雲罩頂,瀕臨崩潰。

中平林道沒有在對我表達同情,沿著溪流的路徑不只大石滿佈,還有倒木。已經沒有信心能控制左踝的踩踏,它隨時會爆衝或罷工讓我跌倒,這樣的路更加需要尾椎和核心來平衡。

就是很痛的意思。

18:02,絕望之際,來到第二座廢棄發電機。

他們說快到了,我已經聽不進去。

18:07,劇痛的冷雨裡,終於抵達溪底的鐵皮工寮。

全身顫抖,瑟縮站立,雙眼空洞發直。這趟馬博橫斷之旅天氣最濕冷的一日,疾行了 13小時。我以只剩一條韌帶支撐的左踝,以及尾椎摔裂的身軀,把自己搬到這裡。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工寮內部環境可怕的,領隊教官速速分配了一旁腹地不大的草地給各帳,接下來從搭帳到老王取水煮食的所有過程,我都完全沒有印象。一片空白。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來。

濕透的今日,我甚至連坐在帳裡換乾衣服都有障礙,無法讓臀部碰地,躺著也不行,彆扭著各種姿勢才終於一身乾燥縮進睡袋裡。

隔著帳布,睡得很近的隊友們遭遇螞蝗拜訪的驚呼此起彼落,這從早到晚都 party 的吸血生物真是分散注意力的諧星,意志力緊繃的潤滑劑(價值觀完全偏差

晚餐的拉麵只剩一根秋葵可配,想到即將可以回家我們也不在乎了。

此時左腳的瘀青大肆浮出,整隻腳又腫又繽紛;袖口與肚子上也點綴著螞蝗吻痕。

以肉身穿越這趟旅程的一切,身體的感受如此奇妙。當大石砸中腳拇指,痛得覺得路都走不好了;後來因為飢餓難耐忘了它,直到左踝韌帶斷了兩條腫成兩倍,忽然間拇指的瘀傷變成小事也突然不餓了;最後尾椎裂了,左腳的痛彷彿也是忍受得了的。然後螞蝗算什麼。

這些佈滿身體的傷,是內在蓄積的濃稠的暴動,橫衝直撞引逗山林要我看見,她在這裡。自此我被帶向遠方,回到重見自我的旅途,是大山送上的生命大禮,讓我學習在這三維世界的美麗星球上,用身體扎根。

我們的身體幫我們「抓住」世界,是我們能夠擁有世界的普遍媒介

法國哲學家 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身體主體理論》



很久很久之後的今天,
依然無法相信自己是如何堅毅或麻木、
執著或頑固、強壯或壓抑,
讓自己和身體在這樣的狀態下完成這一趟。

沒有讚許、沒有後悔,
感謝山神依然的照顧、感謝溫柔的靈魂總是相伴,
讓我能經驗自己的萬種挑戰,
也看見山川的細膩與浩瀚。

遲來很久的回顧,在療癒之後慢慢寫。

◭ 返回目錄 ◮


Day 9 |中平林道螞蝗嘉年華

26th Jul 2020
4:30 35K 工寮遺址 → 約 8:30 大石帆布營地 → 11:00 14K 行車終點

▴▵▲▴△◬

⠹ 4:30,天未亮即踏上最後一日的回家之路

凌晨就出發。

靈肉分離的我在輾轉的睡眠後回血了一些,再次重裝上身踏出腳步時,竟然可以順利行進,拉繩處也行。驚訝於身體的恢復速度,這具習武的體魄總是讓我感到驚奇與無限感激。

天色在濃密的樹林間亮起,最壞的天氣已過,爽朗的夏季晴空再度歸來。今天的路程依舊是狂野飽滿的中平林道,當然還搭配著無盡的下切。天亮時分,來到玉林橋的下切處。

⠹ 終於乾爽的森林透出晶亮的日光,螞蟥派對也消停了一些
中平林道|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下切之路埋藏在濃密的草木中

中低海拔的森林活力旺盛,及腰的叢林不僅有蕈類四處築巢,也讓螞蝗不須透過落雨尋找人體開趴,直接鑽入褲頭縫好方便。

⠹ 剛剛被點完鹽巴的褲頭螞蝗和牠的吻

四顆瘦高的美樹背後,是遼闊的玉林橋大崩壁。

從這裡開始要陡下切入溪床,再沿著溪床行進。幸運的是今早天氣宜人,地面乾爽,一切是否就要否極泰來?

才怪。中平林道可能怕自己被稱為林道太沒個性,或身為馬博橫斷最後一日的行程怕山客太無聊,於是自己加入了許多 fun elements。滑不溜丟下切溪谷再高繞回來,還有一些過溪的清涼,讓試圖忽略尾椎刺痛的我一直徒勞,很可惜我的性格很硬該攀的該切的還是要準時走完。

中平林道 下切溪床|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7:34,來到下切溪床的碎石坡

滑動的大小石塊險些把我剩餘的韌帶一起扭斷,畢竟就算睡了一覺回血也還是類殭屍狀態,我走得奇慢無比,大約一世紀之後才抵達溪床。

溪谷寬闊,大石遍佈,依循疊石指引爬上爬下地前進。以往總是喜歡在大石堆跳上跳下,如今走起來卻再秀氣不過,先花時間觀察路徑,選擇能以最小步符的路走,最好有石頭可以扶。

大石帆布營地之前,山羊一般的美琪繞到最後來陪我走了一段。在一個落差中等的大石上,她為我找了一條向下的路問我這裡可以嗎,「平常可以,但是今天不行。」速速瞄過一眼,我已經對自己現在的極限寥若指掌。

舉凡用到核心和平衡,尾椎就抽痛;下坡最是明顯,何況左邊已經不能平衡,任何需要略為跳躍或微蹲的動作對我來說都是高難度。

心裡焦急,在這開闊的路段更是。能夠看見即將要走的道路,自己的腳與身體卻不能以預期的節奏抵達,其中的挫折懊惱和無奈,實在很難言說。

中平林道 溪底營地|馬博橫斷 9 日・跨過中央山脈的瘦稜與斷崖 ▪ 來一杯阿法卡朶!
⠹ 溪床底遇見愛心形狀的大石,是大川送上的愛為我吆喝打氣

終於趕上在溪底等待我的隊友們,接著從溪谷上切回林道。此時的海拔來到 1220m。

中平林道的崩塌曲折完全不比身後已走過的客氣,深深深得要命的低遶,再費力萬分地爬回來;一路上上下下,該有的崩壁、落石、崩塌、拉繩、渡水一樣都沒少,取名字的先賢們大概沒想到今日這條林道可以聽起來如此諷刺吧。fun elements work!

林道上,海拔一千左右的植被充滿了舞動的美麗蕨類,以及會偷摸山客大腿的草花,當陽光落下,灑在高歌的她們身上,總是能揚起盈盈金光。

如此又走了一兩個小時。遇到高繞上坡的時候,深深吸一口氣拉緊意志力撐上去;遇到下切的時候就需要前方的老王撐住,讓我盡可能減輕落地的衝擊。靈肉又要分離。

這麼痛,靈魂出竅可以不用感覺,當然常常魂不附體。路徑來到最後的瀑布水潭。

在心中欽佩自己,以如此的體魄經歷這樣的狀態穿越中平林道,而身為拐杖的老王也即將累瘋。

「還有 600公尺。」我的天我終於要解脫了嗎?!!可是路徑的崎嶇依舊沒有要放過我。

「最後 400 公尺!」前方傳來的激勵話語使得又壓抑劇痛完成一次高繞的我感覺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竟然還有400公尺!!!

當我如此想,就再出現了一個深深的低繞。

是車啊!!!!

11:05,彌留之中聖光來得太突然,不敢相信我的解脫真的來到,獨自站在得利卡後面發呆了好久。隊友們在前面歡呼,領著司機大哥帶來的可樂和啤酒,熱鬧萬分。

我發自心底地開心,終於得救了。

此刻的我,百味雜陳。與剛剛出發時的面容相較,眼睛與靈魂都散發著與出發時截然不同的氣息。身體用她的思考帶領我至此,讓我平安地完成這趟旅程,也藉此把我搖醒讓我開始看見她。

也看見自己。慣性壓抑,不懂得表達生氣痛苦的情緒,什麼事情都輕輕帶過,讓身邊的人也覺得沒那麼嚴重。所有嚴重的、震盪的,都不願意承認,都掃到地毯底下。

林道崎嶇顛簸,裂開的尾椎依舊讓我無法休息放鬆地坐著,需要背超挺接近半蹲才行。即使如此,也完全不影響我的欣喜若狂和發自深處的放鬆解脫。

感人救星得利卡載著我們回到人間,來到馬西山遙遙望著的瑞穗,到超好吃餐廳大吃一頓慶功宴(我的天餓了一週終於吃飽)。從超商領了媽媽幫我寄出的換洗衣物到溫泉區粗洗一番,累積 9日的汗塵髒污洗起來怎麼這麼舒爽!

⠹ 9日沒洗搭配高海拔曬傷,然後餓瘋無法好好照相的大家 ░photo by: Grace░

北上的火車擁擠萬分,帶著巨大包行李的我們在人潮中四散著,反正我也坐不了就和老王在門口站著看影集。能夠回家我已經充滿感激,心情很輕鬆。

窗外是花東縱谷的怡人沃野,和中央山脈夏日依舊蓄積的雲氣。以火車的速度前進,讓揮汗徒步多日的山客覺得好不真實。

⠹ 遼闊縱谷的車窗內,外帶了一隻肥滋滋的螞蝗上火車

一隻彷彿已經吃過了的螞蝗出現在列車的牆上,環顧四周,應該是我們外帶的沒錯。這種嘴巴跟腳的功能共用同一器官的蛭類生物,探測著體溫與水氣,便能快速匍匐而去。

隨著牠仿佛追隨縱谷稻香地消失在門縫裡,我的被協作放生、糧食短缺挨餓趕路、遍體鱗傷,可是大景無限、隊友又罩又好笑的馬博下嘆息灣 9日之旅也正式結束。

深橘色的彩霞與列車照明一起嵌在車窗上,一路陪著我們回家。已當了拐杖一整路的老王,此時一人扛起雙背包,讓我可以用殘餘的力氣把身體搬回家。

回家之前,先去喝一碗朝思暮想的牛尾湯。我要來預約復健科和骨科了。

◭ 返回目錄 ◮



這長長的一路,有烈日與滂沱、斑爛彩霞與迷人山霧、浩瀚谷地與巍峨斷崖。點點滴滴,每一寸步與沙土,都是這顆星球、這座島嶼的幻化面貌。謝謝大山,謝謝風雨雲水和陽光,讓我經歷土地的千萬種姿態,也經歷自我深刻瓦解與新生。謝謝隊友們的陪伴,一起完成很酷的這一段。生活繼續在眼前鋪開,卻從此再也不同。

附上這一趟的 GPX 檔

繼續閱讀/
⭓ Day 1 – Day 3:〖馬博橫斷 9 日 ㊤ : 八通關山和秀姑巒山〗
⭓ Day 7 – Day 9:〖馬博橫斷 9 日 ㊦ : 嘆息灣和馬布谷的晨霧〗
美得要命、姿態千變的其他健行:#山岳集



如果我的分享讓你的旅程更有趣,
請我喝杯咖啡吧 ▽